天機劍曲_第三章 摘星樓舊識相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齊國國師雖受齊國高低尊敬,但徐鶴的天師府還是鵠立在皇宮以外,地處邑都西北角。府中修建有一摘星樓,以便國師登高觀星以測天象用,在摘星樓上俯瞰,可將邑都儘收眼底。

來者恰是清陽道長,他哈哈一笑,撩袍而坐,瞪了眼麵前香茗,冇好氣道:“早傳聞清鶴師兄當了這齊國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雪頂甘露可精貴得很,師弟在山中粗茶淡飯,那裡品過如此好茶!”語氣卻不見憤怒,豪飲般將杯中之茶飲下肚,也不知其有冇有品出此茶吵嘴,便又是哈哈一笑。

“哦?看來師兄也是發明瞭此中不當。”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個是齊國定遠候府上官家的四公子,定遠侯府世代將才輩出,這四公子天生巨力、經脈奇寬,確切合適修道,如果今後引氣入體乃至凝胎,或可接管太嶽長老的重劍傳承。”徐鶴不疾不徐道,那太嶽真人是存微山掌門太微真人師弟,其隨身飛劍劍名“泰阿”,重六斤七兩,在飛劍當中屬於重劍類,力量或真氣虧弱均冇法如臂揮使,看來那上官四公子起碼天生力量不小,至於而後修為如何臨時不提,據此看來應是一個好苗子。

也不知二人說了些甚麼,過了半個時候,那摘星樓又隻剩徐鶴一人,清陽已不知所蹤。此時星光氤氳,照在案上,連帶著徐鶴也身處星光之下,顯得這位齊國國師高深莫測。

齊國邑都有國師徐鶴,據傳聞是已達天賦。徐鶴自先帝時就任國師司掌齊國祭奠之事近二十年,齊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獨一一次動亂乃今上即位時,是徐鶴不知因為何事俄然闊彆方讓逆王乘機反叛,過後亦幫助今上安定高低,直至現在。

“不錯,本來師弟已知,雖說神州近千年來正魔兩道雖偶有摩擦,卻也算得上相安無事。齊國偏安神州北麵,卻有魔道中人潛入,此事就不成失慎重了,不管是對失落之人而言,還是魔門將有所行動,我等都應儘快查清此事。”徐鶴輕撫髯毛道。

“彆的客歲有一墨客來邑都趕考,我曾見其人麵孔不俗便略微探查了一番,發覺其民氣智極其果斷、眉宇清正,如果有向道之心亦是不錯,彆的……”如此又提了幾小我,聽徐鶴語氣資質均是不錯,隻是清陽道長心中卻更加謹慎,但麵上不顯,還是仔諦聽著,彷彿正在細心考慮徐鶴所說的人選。

清陽道長心想也是,傳聞邵珩在齊國皇室裡極其得寵,太後、齊皇、皇後都極其心疼他,隻怕壓服他們允其入道門還需好一番手腳。劍道之途,根骨為基,體質為輔,但是劍法竄改由心,心機靈動,劍術方能竄改多端,前二者後天或天材地寶或勤能補拙都可達到,唯獨一顆澄淨明心非人力可及。清陽僅見過邵珩一麵,卻已感覺其心機澄明,是個練劍術的好苗子,如果家人牽絆而不得入道門,實在可惜了。而方纔徐鶴提及的幾人,除開那上官家的四子根骨極好外,其他幾人起碼是心智上佳,不過詳細品性如何還需漸漸打仗考查。

又發明徐鶴身上功法氣機雖不如存微山心法精美,但清正綿長,也是正宗道門心法,並無魔門氣味。隻是如此,卻也未放鬆,隻沉吟不語。

清陽道長倒是聞言內心一鬆,但是麵上隻是故作一笑,“齊皇可不是吝嗇的人,隻怕早已賠償過師兄啦,更何況師兄貴為國師,些許塵寰草藥又算的了甚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