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恰是白澤苦修《吞天大法》,識海中“吞天道種”化生於肚中所呈之氣象。
杳杳冥冥,惚惚恍恍,渾沌當中,無來無往,無形無色,忽一點黑芒隱現,漸明漸大,迅乎電馳,飛轉閃現,至高極廣,至剛極柔,玄奧莫名,無以言表,觀其形似篆似紋,至簡至繁,似快似慢,隱含大道無極真義,六合造化之真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冥兮窈兮,此中有光……”
所謂“肚”者,俗家稱為“胃”,又號太倉、天倉,乃是“肉身中的田土”,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周身精氣的泉源,亦是吞天大法的道種丹田。
現在這龜殼倒是破壞一角,有關“六合法象”神通的法決已是殘破不全,神通大減,而後若不將神通法決補全,吞天大法極難有所成績。
俄然中間的那輛馬車廂裡響起輕脆動聽的童音。
伴跟著陡峭的馬蹄聲,三輛粗陋的單乘馬車安穩地進入小竹山中,有條不紊地通過狹小、峻峭的山道,未幾時已到山腰的拐角,前剛恰是一片稀少的灌木林,穿過灌木林便是一條下山的崎嶇山路。
光陰飛逝,轉眼間白澤與黃大仙因修煉吞天大法之故已在小竹山中待了月餘光陰,據龜殼上所述,那《吞天大法》還是上古一名移山填海,神通泛博的大妖雷鯰妖王所留,此大法修至小成便可煉化六合萬物,成績“六合法象”神通,肚中自成乾坤;若修至大成則可成績長生不死,萬劫不滅的“混元一氣聖體”。
眾車伕齊聲應“是”。
這時車廂裡接著傳出無法的女子之音,語氣中倒是充滿了寵嬖之意,話音一轉又道:“王伯,氣候太熱了,我們在林中體息一下吧。”
烈陽當空,萬裡無雲,大地焦灼,草木委靡,少見人跡的荒山野嶺當中,卻正有一隊馬車沿著崎嶇的山路朝著小竹山方向緩緩駛來。
心念流轉間,白澤已從茅草覆蓋的巨石上起家落地,不由傳音問道:“老黃,我們早已巡查過全部小竹山,並無發明人跡,何來‘能人’一說?”
黃大仙來去倉促,白澤聽得一頭霧水模糊感覺有些不對,卻見黃大仙眨眼間已快離開視野,隻好腳下發力,疾奔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