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歌——陳熾傳_第31章 詩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陶福祖對陳熾說,我們這一趟出行,可真是長見地了!正如你講的,一個見習生如果隻呆在戶部,那是不勝利的、出缺點的!

陳熾帶著對伍子胥的不滿,來到杭州灣。陳熾終究看到了大海。從梅江到大海,一滴水的路程有多遠?陳熾的確想替那些梅江之水擁抱一下這麵前的大海!陳熾悄悄地和幾位朋友站在海邊,感受胸懷頓時為之開闊。

《冰溪行動徐烈婦作》:浮萍飄絮無根蒂,妾念家老虎客死。天摧地折兩鴛鴦,絕命君前斯已矣。但求醉飽多歡娛,悠悠當世人儘夫。爾獨何為守窮賤,手皸足瘃傷肌膚?冰溪流水磷磷石,中有血痕千載碧。君歸茹苦妾元甘,君死偷生妾何益?人生惡死無足奇,此身昔已嘗馮夷。況妾有女亡男兒,靚然持戶將奚為?籲嗟乎,妾行妾誌名何有,誰以微軀博不朽?賢哉,令君意乃厚!

告彆江蘇,下一站就是浙江。勒深之仍然作陪。他已約好了剡溪的一個墨客歡迎。陳熾一聽剡溪,當然大喜過望。這個剡溪,他自小就曉得,曾經在爺爺枕頭書裡幾次呈現。這的確是李白的剡溪。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騷到剡溪。會稽風月好,卻繞剡溪回。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興從剡溪起,思繞梁園發。忽思剡溪去,水石遠清妙。固然剡溪興,不異山陰時。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

天然是先看溪。在紹興,蘭舲陪著三位江西老表參旁觀景。去剡溪的路上,陳熾看到蠶桑各處,俄然問,同是蠶桑之地,如何這紹興的蠶絲冇像江蘇一帶的那樣亮光?蘭舲說,離太湖近,蠶絲就好,離太湖遠,土質分歧,亮光就分歧了!這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蠶!

隻是陳熾到現在不冇有弄明白,這溧陽黃山裡史氏之女,為甚麼要自沉?那伍子胥走投無路,這史氏把壺漿給他就好了,為甚麼必然要投水?這事是如何傳出來的呢?伍子胥是不是做了甚麼手腳?李白說,伍子胥“舍車而徒,告窮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壺漿。全人自沉,形與口滅。卓絕千古,聲淩浮雲。激節必報之仇,雪誠無疑之地。難乎哉!”到底是誰感到難堪呢?史氏女死得實在太冤了!背後是否有滅口之舉,難說!

彆的幾個兄弟,也不能忽視了。阿誰金公稚,仿照屈原詠歎真有一手,閒為郢中唱,時見騷情麵。舞劍下棋,都拿得起來。另有阿誰林若木,不像蔣公頗那樣高調,但也遞了詩歌給陳熾看,一副謙謙君子的態度,慢言輕語,但觀點不凡,兩人一起上不時湊雙對談,清言款款。旅途上投宿,也不倒頭就睡,而像李杜之交,劇憐風雨夜,三共對床吟。

這時,金公稚看到陳熾贈詩給蔣公頗,覺得本身也有。兩人路上那麼要好,不該該冇有。但陳熾冇有動靜,金公稚就直接向他索要。陳熾有些難堪,用餘墨當場寫成《彆金公稚》,遞給了這個好朋友。幸虧林若木等人看了,隻是一邊笑起來,但不會再跟風索要。不是說不能寫,而是一下子寫不出佳作,留彆贈送了又有甚麼意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