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歌——陳熾傳_第58章 噩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近兩年在京,陳熾的硯台就像噴水的老龍,暢快淋漓。它把陳熾的大部分時候按在書桌邊。《上清帝萬言書》,《茶務條陳》,另有替翁大人擬的《新政十二條》,替李提摩太寫的《新政策》,替孫家鼐寫的京師大書院章程,這些都是軍機章京的失職之舉。而《續富國策》和《重譯富國策》,則是陳熾專業時候的學術研討。

這《時務報》,原是由陳熾的老友黃遵憲主持創辦。汪豐年任總經理,總管停業。這《時務報》出的是旬刊,書籍的款式,每期3、四萬字。內容分為論說、諭摺、京外近事、域外報譯等欄目。《時務報》出版不久,就因其體裁新奇,群情獨到,觀點精煉,很快流行海內,最高發行量達1.7萬份,為當時中國發行量最高的報刊。

創建商部說糾集公司說考查商途說急修鐵路說遍駛輪舟說廣通郵電說

天馬山莊的溪頭,廖玉正在浣衣。方纔回村的陳熾遠遠看到了,就朝她走去。廖玉看到陳熾返來,毫無憂色,反而把頭埋得更低,竟有哽咽之聲!陳熾覺得是喜極而泣。他問,這洗的衣服如何隻要大人的?辛夷和木蘭,十多歲的孩子,要學會做家務了,你不能再嬌慣她們!

陳熾想,如果這硯台能夠幫著掙錢多好啊!這就是陳熾稿費的之唸的最後抽芽。陳熾翻開《續富國策》,看看有冇有甚麼要點竄的處所。陳熾翻開《續富國策》的目次,細看起來。

就銀鑄錢說開礦禁銅說大興鐵政說廣采群金說煉石陶磚說取土製磁說

陳熾去看望母親,母子兩人聊了一會兒,就讓母親歇息。陳熾回到房中,看到書桌擺著當初離家時留下的物品,一隻是硯台,一隻是酒杯。這兩件東西,現在都城有了覆成品。陳熾曉得,遲早會落葉歸根,這兩個物件將是畢生的伴隨。陳熾風俗地拿出紙筆,籌辦寫點甚麼。

卷四商書

鄭觀應每次接辦官方企業,發誓潔己從公,還曾經上表朝廷:如有所獲,除仰事俯畜外,當儘充善舉。就是說,除了對外寒暄,養家餬口,以後就是處置慈悲。這是他的款項觀,他的人生觀。但令人憂?的是,他發明這些年捨己施人,已招好名之誚。這就打擊了他的主動性。

贛南夜色中的母半夜談,把天馬山莊拉向了都城的江湖和廟堂。

陳熾跟梁啟超瞭解,還是1895年八月。梁啟超讚歎陳熾的西學,又佩服陳熾的文采。此次顛末上海,兩人本想一見,可惜梁啟超去廣東接家眷了。梁啟超多次寫信給朋友,轉知陳熾在上海時多呆些光陰。當然,陳熾也曉得關於《時務報》的群情越來越狠惡,此次回京路過上海,得跟汪豐年和梁啟超聊聊。

六百元,就是陳熾兩年的人為,陳熾不敢想公費出版。陳熾坐在桌前,為寫寫書人的運氣哀思。這遲笨的硯台啊,何時方能生財?不是平話中自有黃金屋嗎?黃金屋那裡去了?這一年來,陳熾為書的事情大費周章。嘔心瀝血寫新書,卻愁出版的錢。為強學書局采購新書,卻愁書款。出版,買書,兩端都要銀子。寫書者和買書者,本可暢通和均衡,但陳熾居於其間,卻冇法打通!

愛女雙雙歸天,明顯是龐大的打擊!這事在家書中冇有提及。信中隻說了母親水腫病,這確有實事。母親不想讓兒子在外悲傷過分。當然,告假條就算是提起女兒歸天,在中堂、王爺、大人看來,一定重於母親病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