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_第二百四十八章 伏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二陛下愁悶的吐出一口氣,悶聲說道:“東征……臨時擱置吧!”

若要將吾的女兒嫁出去,除非……讓吾死!

目睹李二陛下額頭的青筋都迸起來,房玄齡趕緊說道:“江夏王稍安勿躁,且入坐共商國事。”

但李道宗還是固執的以頭頓地,大聲道:“臣,伏請!”

因而,家中有適齡未嫁女的,便著倉猝慌的托媒婆找人家,哪怕不能立即結婚,也得從速定下婚事,形成既定究竟。陛下再是霸道,也不能讓咱把婚退了外嫁和親吧?

李道宗趕到太極宮的時候,李二陛下正與幾位大臣在太極殿議事,聞聽江夏王李道宗求見,李二陛下微一皺眉,還是宣他進殿。

再次以頭頓地,道:“臣……”

吾李道宗堂堂七尺男兒,衝鋒陷陣殺敵無算,莫非連女兒都護不住?

目睹長女雪雁方纔及笄,已是出落得窈窕清麗、花容月貌,李道宗自是愈發寵嬖,平素溫言軟語,不捨得說一句重話。求親的媒婆幾近踏破了江夏王府的門檻,卻都被李道宗一一婉拒,他要好生考慮,為女兒尋一個結壯慎重的夫婿。

這一聲“吾弟”,讓李道宗內心一熱,以往跟隨在陛下身邊衝鋒陷陣之時,陛下便常常以此稱呼,以示靠近。李道宗明白,陛下將多年不消之稱呼喊出來,便是讓他老誠懇實的聽話,固然曾因貪贓一時懲罰於他,但畢竟不會讓他虧損。

李道宗固然身份不敷,但也是皇室宗親,兼之忠心不二,聽聽也無妨。

對於李道宗的不請自來,李二陛下無可無不成。

李二陛下的決定,誰能變動?即便房俊進諫之事鬨得沸沸揚揚,但是李道宗可不信李二陛下會服從勸諫,撤銷和親之策。李道宗本身就是大唐數得著的名將,天然不會看不出李二陛下穩住土穀渾與吐蕃,卻誌在高句麗的運營!

“父親,您去跟陛下討情好不好?女兒不想嫁到土穀渾,更不想嫁到吐蕃!女兒頓時就削髮為道,這輩子都不嫁人,就守在父親膝前儘孝,好不好?”

但是看著自家的女兒……他是至心疼啊!

更可貴的是,這位堂弟態度非常果斷,至始至終都對他李二忠心耿耿!

李二陛下忍著氣,淡然道:“汝且退在一邊,此時稍後再說。”

前幾日陛下將他召入大內,斥責一番,說的是他當年因貪贓被禦史台彈劾,從而奪職官職消弭封邑的事兒。當時李道宗不明白,這都過了好幾年了,也獎懲過了,您還翻出來講,成心機嗎?

如果能夠,他都想本身代替女兒嫁娶蠻夷得了……

自從傳出陛下籌算承諾土穀渾和吐蕃的求親,李道宗便感到不妙。陛下家裡冇有適婚的公主,遵還是例,便會在宗室當中尋一個春秋合適尚未婚配的女子,賜賚公主封號,外嫁和親。

但是彆人這麼乾能夠,他李道宗卻不可!

長安城裡倒是掀起了一陣結婚風潮,每天都有結婚步隊敲鑼打鼓的在街上招搖過市……

但是隨即,宮中便傳出陛下欲承諾土穀渾和吐蕃求親之事。

但聽李績說道:“以目前的兵力,以及軍糧儲備,保持土穀渾與吐蕃邊疆的近況,冇有太大題目。並且隻要征高昌國順利,能夠一鼓而下,必會對各部胡虜形成震懾,胡虜必定不敢擅動。隻是……”

李道宗卻曉得機會稍縱即逝,哪怕舍了腦袋也得逼著李二陛下承諾他,不然一旦眾臣議定,那可就迴天無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