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_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承乾跟房俊極其親厚,固然房俊因為儲位之爭對他若即若離不冷不淡,但是李承乾內心卻將房俊看得極重。現在這個老學究竟然誣告房俊抄襲,他如何不怒?

試想,如果誰的優良作品被彆人抄襲盜取,這的確就是斷人出息的大事!

絕對不能夠!

這可就是誅心之言了!

內心驚駭到了頂點,將謝成傑祖宗八輩都給問候了一遍。

王雪庵苦笑著一攤手:“這亦是草民不解之處……”

大唐法規,誣告者同罪……

此子桀驁,不尊禮法,經常有怪誕打動之舉。但率性至誠,赤子之心,能夠說的上一句開闊君子,絕非心機齷蹉的小人。

“先生說房俊抄襲您的短賦,但是為安在此之前,這篇短賦未曾傳播出來?”李二陛下疑問道。

娘咧!

王雪庵從速道:“是!江南士林皆知,草民平生鐘愛蓮花,便是洞庭湖畔的草廬,亦取名為‘白蓮堂’……”

王雪庵打了個顫抖,嚥了口口水,說道:“俗話說,詩由心生,詞賦亦是如此。未曾顛末那種曆練,如何能曉得那種表情?學問的積累,便是人生的經曆,這絕非能夠一蹴而就那麼輕易。這篇《愛蓮說》,乃是草民浮沉於官方幾十載,半生經曆之感慨!感慨當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鑽刺繁華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塵凡,萬千名流,卻又能有幾個心念百姓之人,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篇短賦裡,草民先用花停止比方,讓花的特性喻人,平平當中寄意深遠,然後借花喻人,將草民半生以來避世嫉俗,以及世人皆尋求繁華繁華的心態描述的淋漓儘致。這篇短賦,抒發的是草民氣中孤掌難鳴的哀怨,同時也狠狠的鞭撻了那些寡廉鮮恥之徒。草民在這篇短賦當中想要表述的,是那種不從眾隻求純潔的心態,在碌碌塵凡中是難能寶貴的,感慨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敢問陛下,房俊身為宰輔公子,年未及弱冠,何故知人間痛苦,曉得世態之炎涼?情之未至,心之未苦,如何做得出此等對高貴情操的信奉、對庸劣世態的仇恨之絕世佳作?”

可王雪庵說此篇是他所作,為安在他作出以後,卻未曾傳播開來?

完整就是站在房俊一邊啊!

王雪庵一臉苦悶:“因為草民是在一次酒醉以後,偶爾作出此篇,以後便束之高閣,從未示於人前。”

聞言,李二陛下神采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看著王雪庵的目光便有些慍怒。

李承乾皺眉插話道:“先生遠在江南,房俊身處關中,您二人更從未打仗,如果抄襲,房俊從那邊得來這篇短賦?”

李二陛下一張連完整陰沉下來,一雙虎目盯著王雪庵,一字字說道:“中間所言,乾係嚴峻,最好三思以後,方纔開口。若隻是一時口誤,朕能夠當作冇聽過,但如果言之鑿鑿,那可就事關品德清譽,便是朕想要保護,也保護不了。”

但是另一方麵,李二陛下不得不心中猜疑,因為王雪庵的身份……

許敬宗見到李承乾發怒,眼皮就是一跳。

冇有動機啊!

一如李二陛下那般,李承乾對於房俊的品德,亦是無窮信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