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_第六百六十二章 君臣奏對(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房俊倒是早有腹案,信心實足道:“父皇明鑒,實在此事的成敗不在江南士族,而在於各國的海商。”

“華亭鎮附屬於姑蘇府,固然此地稍顯偏僻,卻間隔姑蘇很近,並且三麵靠海,視野開辟,海運發財。如果能將此地運營成一處互市港口,有得天獨厚之地理上風,能夠一舉相同江南商路,用不了幾年,將成為江南一地乃至全部大唐最大的貿易集散中間。”

此舉不但能夠整合江南的貿易,乃至能夠使得朝廷加大對於江南的掌控力度。

李二陛下欣然道:“另有甚麼,但說無妨!”

房俊就曉得李二陛下會同意這件事,從速說道:“兒臣還冇說完呢……”

這是來自於武媚孃的開導。

殺人放火甚麼的,對於李二陛下底子就冇有涓滴心機承擔。至於那些不聽話的本國商船?

李二陛下已經從房家灣船埠見地到了貿易繁華所帶來的好處,但是江南間隔長安太遠,那但是江南士族占有的地盤,就算貿易昌隆起來,獲得最大好處的必定是江南士族。國庫撥出大量銀錢興建互市港口,獲益最大的倒是一貫與朝廷貌合神離的江南士族,這類為彆人做嫁衣的事情,李二陛下纔不肯意乾……

做買賣都是為了贏利,一旦江南的商路被嚴格節製,就即是在江南士族的脖子上勒了一條繩索。不在華亭鎮做買賣,那就冇有買賣可做!

就連李二陛下也不得不憋屈的承認,江南,那是江南士族的江南!一旦這些江南士族發明根底擺盪,必定建議歇斯底裡的反攻,在江南那一畝三分地,便是朝廷麵對江南士族的發瘋也無能為力!

他點點頭,說道:“非常有需求。不過父皇大抵曲解了兒臣的意義,兒臣想要興建的不是普通的貿易港口,而是直接管到戶部直屬的市舶司,統統前來大唐經商的海商,朝廷分發文書,奉告唯有這一處作為朝廷答應的互市港口,其他在任那邊所泊岸登岸,即視為私運。而港口的統統稅收,撤除一部分留作平常運營以外,悉數上繳國庫。”

工程大了,費錢天然就多。

冇有江南士族的支撐,這個港口也就相稱於名存實亡,總不能希冀著商品從華亭鎮登岸,然後再轉走水路銷往關中吧?

房俊自傲道:“商賈以逐利為本性,隻要無益潤,殺頭的買賣都有人乾!江南士族抵抗是必定的,因為他們想要尋求钜額的利潤,一旦港口被朝廷節製,統統的稅收都歸入朝廷,這就影響了他們的收益。他們的做法不過是在抵抗華亭鎮的同時,在本地各地還是接管本國商船,買賣照做。但是如果我們能節製住各國的海商,使得他們除了華亭鎮,彆的處所不敢去,便即是掐斷了江南士族的供應,內裡的商品進不來,他們的商品出不去,這買賣如何做?”

如此驚才絕豔,的確就是天賜大唐的禮品……

汗青上在唐高宗顯慶年間,在廣州設立“市舶使”,這纔是“市舶司”的前身。

李二陛下聽著這些天書普通的詞彙,一臉懵逼……

房俊嘴角一跳,暴露一個森寒的笑容:“誰不聽,吾大唐的萬裡海疆就不歡迎誰。大海之上風急浪險,誰曉得產生甚麼不測之禍?父皇難不成覺得兒臣將要組建的新式海軍,就隻能運運糧草兵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