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_第六百一十一章 寫給你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果有呆板如魏徵之輩在此,怕是要出言怒斥房俊……

一副家國危亡、波瀾壯闊、秋風颯颯的畫卷豁然躍出麵前!

諸人重視到房俊竟然又揮筆疾書,頓時一愣,又一齊湊上去旁觀。

言罷,不睬驚奇得張大嘴巴的王雪庵,筆走龍蛇,一揮而就。

整首詩冇有背景、冇有論述,但是詩中所揭示出來的那種情懷。

李承乾鎮靜壞了,就喜好房俊如許的!

蕭瑀不測的沉默下來,不去計算王雪庵的觀點已經被這首詩擊破,隻是意誌有些低沉。

王雪庵麵色有些慘淡,身材有些微微顫抖,死力轉動思惟,想要找出一些辯白之詞,來回嘴這首詩。

在坐都是飽學之士,天然曉得詩中的背景。

你不是說我寫不出來嗎?不是說我冇經曆嗎?那我就寫給你看!

太子殿下刹時化身播報員,欣然將宣紙上的這首詩唸了出來。

冇有經曆就寫不出呼應的作品,那麼房俊未及弱冠的年紀,又能經曆多少事,如何能夠有這類既“老”且“病”,漂流湖湘,以舟為家,前程茫茫,不知那邊安身,麵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悲慘而沉鬱的孤危感呢?

房俊天然不敢說出半個“不”字,相反,還必須表示這是他的無上榮光。冇體例,李二陛下這條霸王龍的脾氣實在過分霸道,占著事理的時候你能夠跟他對著乾,但是該拍馬屁的時候,也得把他白叟家給拍舒暢了……

可就是寫得出如許的詩!

杜甫,《登嶽陽樓》!

鮮明又是一首詩!

還是是李承乾,鎮靜的唸叨:“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兵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江山的壯闊,胸懷的廣博,在詩中互為表裡。固然哀痛,卻不低沉;固然沉鬱,卻不壓抑。

但是他恰好就寫出來了。

他如何就能達到如許的境地?

許敬宗第一時候的反應,就是房俊早有籌辦,事前請人捉筆作了幾首詩,此時拿來度過危急。

在這個極度講究高低尊卑、品級森嚴的社會中,似房俊這等末學掉隊即便身份再高,亦要對王雪庵這等享譽已久的大儒保持尊敬,如此拍對方的肩膀,實在是過於輕浮。

通篇是“登嶽陽樓”詩,卻不範圍於寫“嶽陽樓”與“洞庭水”。擯棄麵遠風景的精微描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六合,心繫國度安危,悲壯苦楚,催人淚下。時候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彷彿詩中描述之人臨洞庭水、登嶽陽樓,心胸感到,其世身之悲,國度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會無間,構成沉雄悲壯、廣博深遠的意境!

如此一首驚才絕豔的七言律詩,如此一副富麗圓潤的字體,李二陛下甚為愛好,底子冇考慮房俊同意與否,直領受藏了……

王雪庵靠近崩潰……

豈待目前回想始感無窮悵恨,而在當時倒是悵惘不知……

誰敢說房俊率學無誕、不學無術?

莫非此人是生而知之不成?

打死房俊也不成能有這類經曆啊!

換了一張紙,拿著羊毫,想了想,淺笑道:“聽聞先生隱居嶽陽,修廬洞庭,長輩雖未去過,卻素聞那邊乃是山形水勝之地,不堪心神馳之,本日大膽憧憬一番壯闊的洞庭水,巍峨的嶽陽樓!如有不當之處,還望老先生賜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