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女倉猝起家離席,一齊在侍女指引下走到大殿正中,五人一列,六人一行,見一對提香女官已從殿後轉了出來,便齊齊跪下道:“民女恭迎太後孃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先前燕秦的帝王們為了怕外戚勢大,禍亂朝政,不管是選後還是選妃都不選勳貴重臣之女,大多在布衣女子中遴選,最多遴選些家世不顯、人丁薄弱的書香之家的女兒,如穎川太妃,其父雖為太師,但合族人丁寥落,再無出世人才,且隻要她這一個獨女,才被光宗天子為先懿德太子選為太子妃。
因都城的勳貴之家多聯絡有親,除了定西候太夫人,實再難選出個家裡冇女人來參選的誥命夫人,故雖其他幾位夫人的家人親戚裡也都有女人來參選,也隻得仍讓她們做了主選,不好提那避嫌之事。再說如果真要計算這避嫌,那孫太背麵一個就當不成主選。
她二人方一出來,就見數道目光朝她們射過來,本來這大殿之上竟早已到了一二十位世家令媛,有聚在一起的,也有伶仃站著的,此時見又出去兩個女人,便齊刷刷的打量起她們。
麟德帝一想這主選之人越多,總好過就他母親和穎川太妃兩小我,便當朝準了眾臣所請,先命宮人對秀女名冊中的眾秀女先驗其身材髮膚,等四月月朔的時候便在穎川王府為兩位郡王行選妃大典,主選之人除了孫太後、穎川太妃,另有衛國公太夫人、定西候太夫人、左相夫人等三位誥命夫人。
眾女中有那先前識得宜菲的,便笑走上前來道:“喲,這不是安遠伯府的五女人嗎?隻不知,這一名女人是誰,也是貴府的嗎?”
采薇天然是在候選之列的,但她冇想到的是五房的宜菲竟也得了一個玉牌要去插手選妃。
有那細心之人便聽出來了孫太後和穎川太妃對兩位郡王妾室稱呼的分歧,穎川太妃就跟冇聞聲先前孫太後那句“次妃”一樣,倒是用了“夫人”一詞。
穎川太妃見麟德帝拒了她所請,便又上書請將選妃之地放在穎川王府停止。這一回她的要求一眾朝臣都冇再提出貳言,反而紛繁附和,更建言這選妃之人除了孫太後、穎川太妃以外,再增加幾位身份高貴、賢德出眾的誥命夫人一道幫著遴選。
“可現在隻要兩位郡王選王妃,便是再加上四個次妃*的名額,也一共隻能選出來六位閨秀來當我的孫媳婦。唉,要從你們這麼多出眾的閨秀裡隻選出來六位,且要不偏不倚、公公道正的選出六位婦德最好的閨秀,這可真是難煞本宮這個老婆子了!”
實在穎川太妃隻想給兒子選一名王妃便可,何況燕秦的《永嘉會典》也曾有定規:郡王婚後年滿二十五歲後還未生養,方可納妾兩名,若到了三十歲還是冇有一兒半女,可再納兩名,統共也就是四個妾室。
她隻顧對勁失色,一時忘了左相夫人對她的叮嚀,竟把左相夫人幫她之事給漏了出來,倒讓采薇心生警戒,看來左相夫人是又想把宜菲這枚棋子再拿來用用,自已對她也得再多上幾分謹慎纔是。
宜菲見那車標緻,又是穎川王府派來的,便走過來想跟采薇同乘這一輛九華車,卻被來接她溫嬤嬤一句“太妃隻叮嚀我們來接周女人,可不是來接趙女人的!”給頂了歸去,碰了一鼻子灰,隻得氣鼓鼓的去做安遠伯府給她備好的翠幄車,在內心又把周采薇給謾罵了個七八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