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三孃的這個建議真是不錯的,朱濟世現在固然有蘭芳至公國這個大本營,又在香港島立了一番基業。但是蘭芳間隔中國大陸太遠,香港又是英國人的地盤,不會容本身屯駐重兵的。因此最好的體例,就是在香港四周奪島屯兵,一來能夠作為反攻大陸的據點;二來也是個練兵的疆場,大清朝的廣東海軍,想來不至於眼睜睜看著廣東本地的島嶼儘皆落入“海盜”之手吧?
林則徐聞言冷嘲笑道:“那裡是甚麼濟世大賢,我看是亂世大賊纔對!”
那麼短長?還是大清朝的綠營兵丁真的很弱?
“哦?”林則徐眉毛一挑,捋著髯毛問道:“季高老弟有治大清惡疾之策?”
在城南書院內裡,一身便服的林則徐禿頂未戴帽子,守著個紅泥火爐,悠然得意的翹著腿坐著,手裡則捧著一疊書卷,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邊看還一邊批評道:“好書,好書!固然筆墨粗鄙,但是卻將西洋各國之軍略合盤托出,若早得此書,何至於有六年前的那一場敗仗啊!季高老弟,著這書的恩先生,應當是西洋名將吧?”
......
“倒是香港這裡的洋兵不好對於,公爺,傳聞您和洋人交好,隻要您有體例禁止洋人出兵,小妹的人就能在香港邊上打下一個島,作為公爺暗自屯兵的據點。”蘇三娘緩緩地說,“如果那清兵不來便罷,真要來了,也是我們練手的好機遇,我們手裡冇有洋槍洋炮的時候,都打得清兵哭爹喊娘,如果有了好槍好炮,另有甚麼好懼的?”
左宗棠隻是笑,“穆翁,我這番話真是句句赤忱,這朱濟世打的是朱明子孫的牌子,撥弄的就是滿漢之爭。而國朝必必要用儒家的忠君愛國另有入中原者中原以抗之,這中學為本的大旗,是不管如何都要緊緊抓住的!如果讓朱濟世一手高舉朱明大旗,一手拿著中學為本,這國朝還能有甚麼戲唱?靠八旗新軍?皇上還真覺得現在的八旗兵是200年前的無敵天兵啊?”
左宗棠嘿嘿一笑,道:“是朱濟世有治大清惡疾之策!並且早就在他的《至公報》上登出來了!”
左宗棠是甚麼人?身懷大才而不遇,故意報國而無門!一篇八股文章,雖使天下豪傑儘入轂中,卻又讓無數如左宗棠如許的人才無緣天子之堂。現在朱濟世在香港另開了一番局麵,也給瞭如左宗棠這等人才一展所長的機遇!這左宗棠如果到了朱濟世麾下,將來如果成事,怕不失一個公侯之位,冇準還能當上明朝的首輔大臣吧?而在大清這裡,軟飯不曉得要吃到甚麼時候......
想到這裡,朱濟世表情大悅,再看蘇三娘,更感覺是才貌雙全的女中豪傑……
“清兵?”蘇三娘淡淡一笑,無所謂地揮揮手,笑道,“清兵有甚麼好怕的,小妹在兩廣鴻溝同他們打了兩三年,還冇有碰到過敵手呢!”
“季高老弟!”林則徐瞪了左宗棠一眼,沉聲道,“慎言!慎言!”
左宗棠嘿嘿一笑,指了指林則徐手上的書籍,笑道:“看到這些書之前,我的確自發得是當世大賢,看了這些書,才曉得不過是井底一蛙爾。我想,做這些書的那位,纔是真正的濟世大賢啊!”
此人就是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季高是他的字號,不過他另有一個彆號喚作“今亮”,意義是當今之諸葛亮。倒也不是在吹牛,左宗棠的才名早就名動三湘,隻是他研學的是經世致用之學,八股文章的程度卻不太高,固然在20歲時就中了舉,但而後3次赴京會試,均不落第,因此至今已經35歲的左宗棠還冇有仕進,窩在家裡靠老婆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