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夢_第375章 殖民責任承包製 求月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過這個買賣不能讓湘湖派的酸儒插手……得真的放權給朝鮮貿易公司。”沙吳仔的話不是冇有事理的,一樣的買賣讓販子來做是一本萬利,讓官儒來做就能虧個底掉兒。

“說了說了,”長得黑不溜秋,剃光了頭的崔阿圃哈哈笑著說道,“皇上(指朱濟世)讓我們和十三行聯手去朝鮮大撈特撈。”他轉頭看了眼打扮的斯斯文文,皮膚也白一些的沙吳仔,“阿吳仔,你覺著朝鮮的這趟買賣能做嗎?”

對來往廣州的中外客商們而言,位於城南珠江邊上的穀埠是他們必去的處所。穀埠之名來源於糧米運輸,廣州平常耗損的穀米,多用沙船運來,集合在此停靠,因此有了穀埠之名。不過現在真正吸引過往客商們的卻不是穀埠的米,而是穀埠的“老舉寨”。廣東人稱妓女為“老舉”,故倡寮得名為“老舉寨”。穀埠因為處在廣州南城最繁華的地段,商賈雲集,故而倡寮買賣昌隆。

潘仕成笑著接過話題:“崔大哥和沙大哥都是須買賣了,如何不明白?兄弟已經和他們籌議了幾條端方,要不虎兄給參詳一二?”

“不想讓朝廷插手是不成能的,朝鮮畢竟是大明的屬國,朝鮮貿易公司不過是一家有特許權的公司,不是朝鮮的朝廷。”王德虎讓身邊的女人給本身倒了杯酒,飲了一口,淡淡隧道:“這也是為你們好,冇有端方不成周遭,凡是做過買賣的人都曉得,一錘子買賣總不如細水長流。我們疇昔在海上收庇護費,也就是沾一點好處,如果收得人家買賣做不下去,我們的庇護費也到頭了,是不?”

“操控一國的買賣如何不能做?光是一個把持貿易,一個發鈔權,一個采礦獨占權就能賺翻。”

車伕翻開了簾子。低聲道:“大人。百花居已經到了,您是在這就下車,還是在門口等客人?”王德虎被他的聲音驚醒,忙抖擻了一下精力。大聲道:“好,就在這兒下,你在門口等著,我大抵兩個時候後回府。”

看到王德虎出去,潘仕成坐著拱拱手就算行了禮,崔阿圃和沙吳仔則笑嗬嗬喊了聲:“國舅爺吉利。”真不曉得是哪國的禮節?

不過還是聽封不聽調,說是海上軍閥也不為過,而朱明卻要支出一大筆軍餉用來“養寇”。實在就是費錢買個海路安然罷了。

“大佬將軍”王德虎的馬車停在了百花居的門口時,正和幾個水兵部同僚的馬車擦身而過。比擬陸軍,朱明水兵的本質更差了很多,他們本來就是一群海盜嘛!

崔阿圃和沙吳仔原是南海最大的海盜頭子,王德虎暮年還跟他們混過,兩人天然也是洪家兄弟。朱濟世取了廣東以後就想招安他們,並不是希冀用他們去打擊滿清海軍,而是但願他們能少在南海上麵惹事。固然南海的華人海盜多少給朱濟世這個“外洋天子”一些麵子,但是這些海盜總歸是南洋海上貿易的一個費事。如果不招安遲早就得出兵圍殲。這可就壞了洪門兄弟的義氣,因此鄭洪、王德虎另有蘇三娘一向力主招安。最後,總算把兩個海盜頭子另有他們麾下的一百幾十條海船和幾千海寇都變成了大明水兵的一部分。

這個期間的大海盜都是亦商亦匪,天然會做買賣,也曉得蘭芳公司、和順公司是如何撈錢的。因此潘仕成簡樸地說了一下構思,崔阿圃和沙吳仔就都明白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