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_正文 黃埔(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926年製定的《中心軍`事政`治黌舍校歌》:

北伐開端時,黃埔門生在校者有第四期,他們於民國十五年三月八日退學,到是年十月四日畢業2,314人,當時北伐軍已進抵武漢,並自武漢向長江下流進兵,目標指向九江、南昌。第五期於民國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退學,到十六年八月十五日畢業1,481人,當時北伐陣營正因百姓黨清共陷於分裂,南京方麵的反動軍大抵自南京北上,收支於蘇北、魯南;武漢方麵的權勢未持續北進,一度東征抵九江。第六期於民國十六年十月三日退學,到十八年一月二十四日畢業718人,當時北伐戰役已結束;第七期於民國十八年一月十四日退學,到十九年玄月二十六日畢業612人。第七期門生未及插手北伐戰役。

校訓“敬愛精誠”是由蔣中正親身擬選,孫中山在開學典禮時宣佈的。校慶日定為每年的6月16日。

據史全生研討,在北伐戰役中黃埔門生捐軀者303人。

1924年8月1日,黃埔軍校第2期生499人入校學習,至1925年9月共有450人畢業。盧德銘、周逸群、吳兆生、張堂坤、陳奇、唐克、宛旦平、古宜權、李勞工、覃異之、聶紺弩、吳振民以及鄭介民、餘灑度、姚中英等都是黃埔軍校第2期門生。彆的從第2期開端,黃埔軍校開端實施分科講課,由單一的步兵科擴編為步兵、工兵、炮兵、憲兵等五種。

敬愛精誠,持續永守。

莘莘學子,敬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反動先聲。

北伐前黃埔軍校各期畢業生簡介

第十九任楊德智將軍

1991年4月在台灣的黃埔一期生鄧文儀將軍建議建立了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號令海峽兩岸黃埔同窗為戰役同一中國而儘力鬥爭,鄧文儀將軍又於同年率團拜候故國大陸並且晉拜中華民族的共同先人黃帝陵。2004年6月13日,黃埔2期門生張炎元、黃埔12期門生郝柏村率上千名退役的黃埔校友在台北市大安叢林公園停止集會,記念黃埔軍校建立80週年。會上郝柏村代表台灣泛博退役的黃埔將領頒發演申明白指出:我們決不當分裂國土的罪人!郝柏村的發言內容被作為黃埔校友的共同聲明在各大媒體上刊出,在國表裡引發了激烈反應。

校訓校歌

1994年6月16日,為記念黃埔軍校建校70週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記念郵票1枚,麵值20分,票麵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台灣郵政局亦發行郵票1枚,票麵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與蔣中正校長頭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