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子_066 【永山見李中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端五!端五!這個節日能祝賀大師歡愉嗎?感激書友“馳風騁雨”、“不能吃糖果”的打賞支撐!)

“多謝道台大人提示,永山願為中堂大人分憂。”

進門,拜見,落座,永山可算是把聞名已久的李中堂看了個實在。老矣,老矣,老而瘦,顴骨凸起而雙目深陷,端倪含威也帶著疲累,一品袍服和脖子上圍著裘皮並不能粉飾這位中堂的實際狀況,給故意人一種心力交瘁之感。

“那......敢情好,敢情好!”陳鼐較著愣神了一下,嘴裡說著對付的話,內心卻道:你一個旗員給中堂大人分哪門子憂啊?

永山年紀不過三十來歲,又是馬背上長大經曆過存亡,再說傷勢確切無甚大礙了,那裡會吃這一套,淺笑回絕後踏著繡墩下車,立時有一名四品頂戴的官員迎上,拱手作揖道:“直隸候補道,行轅參讚軍務陳鼐奉中堂大人之命迎永山大人入府。”

直隸總督衙門幕僚浩繁,此中最馳名譽的當屬時任淮軍總前敵營務處總辦的按察使周馥了,而這位陳鼐也是很馳名譽,曾在台灣府學政任事,劉銘傳抗法之時入幕,後劉銘傳獲咎當朝權貴而隱退,陳鼐便成為李鴻章的軍務參讚幕僚。幾年間,從七品府學升為四品候補道,足見李中堂待部屬親信實在不薄。當然,以四品候補道在大門驅逐四品旗員,也足見李中堂把宦海的禮數做到了極致,給足了依帥和永山麵子。

“中堂大人,依帥有話,遼東戰事被動於事權不一,各部無能調和作戰,乃至於五百裡防地上到處防備,到處虧弱,旅順、海城接踵淪陷,究其啟事,首要便是號令不一。反之,黑龍江諸軍和蘆榆防軍各部默契協同,方有跑馬集、細河河穀之捷。中堂大人,依帥身在遼東疆場,無能向朝廷麵呈弊端,唯有令永山代為傳達,煩請中堂大人向朝廷陳情,速派得力之大員兼顧關、表裡對倭之戰事。”

這事兒,哪有依克唐阿想得那麼簡樸啊!遼東諸軍有淮軍、湘軍、八旗、練軍之彆,軍事責權有滿族權貴、駐防將軍、北洋、南洋以及洋務、清流乃至於所謂的帝黨、後黨之糾葛!再說了,在兵敗如山倒的時節裡,派誰去領軍?!誰又能擔負如此大任?!此般情節,李鴻章焉能不知,正因如此,他纔要寵遇永山,有些話,還是新任侍衛工頭大臣向聖上麵稟為好。當然了,如果一力主戰的聖上有所意動,本身也幸虧老佛爺麵前設些體例了。

袁協台,李鴻章稱永山為袁協台!

第一次與李鴻章打仗的永山,竟然在深內心生出憐憫和無法之意來,也就是在這類感情的影響下,他在刹時就決定不要拿楊格和依帥的那點事兒來勞煩白叟。方纔落座的他又起家,打千道:“稟中堂大人,永山奉旨入京,受依帥之托拜見中堂大人,存候問好。”

李逢春加快到前麵帶路了,永山抬手隔著厚厚的皮袍摸了摸左肩的傷口。貫穿傷,實在並不太短長,楊格的清創、包紮伎倆非常純熟,這半個多月來,傷口彷彿好得差未幾了。嗯,楊格,你個壞東西!

抱怨,更多的實在是讚美和感激。冇有楊格,估計跑馬集的鎮邊軍最多擊退日軍,不成能有多大戰果;冇有楊格,細河之戰中的永山有那麼多軍功,有那麼風景,能獲得萬歲爺的親睞而超格拔擢為侍衛工頭大臣嗎?須知,這個職位在之前都是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貴族纔有資格獲得。今後,永山的出息一片光亮,能夠想見的是,在侍衛工頭大臣任上做個幾年,外放八旗副都統、然後都統,若能有所建立,或許能攀上駐防將軍的高位,那就是封疆大吏了!如果大哥壽山再如願地高升一步,小弟延山再立軍功......富明阿的兒子們有出息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