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子_119 【四品京堂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依克唐阿能夠體味皇命,忍痛放武毅軍分開遼東,他楊格卻以請辭方命,武毅軍諸將一個個頭頂軍功就不得了啦?竟然叛變!他們眼裡另有冇有天子?

是哦,在湘軍尚未趕到遼東投入作戰之前,在遼東諸軍中,武毅軍是獨一精銳,是中堅。若此時抽調回直,恐怕不止是武毅軍叛變的題目,而有全線崩散之虞。此事,本身是否太操切了呢?

翁同和忙不迭的說:“真的,真的,依克唐阿的電折剛到,直隸督署的奏報就到了,前後腳,一盞茶的工夫都冇有。兩折所言,一模一樣,連殲敵數字也完整不異。依帥說,俘虜之一千八百餘日軍已經著人率兵押送上路,下月中旬便可到達京師,行獻俘大禮!”

“主子想,楊格乃是位卑職微,無權上折中轉聖聽,雖覺奉北洋之命回防直隸不當,又冇法蔓延,故而行此下策,不過是想轟動聖聽垂詢,以辨真偽罷了。”

“翁師,免禮,出去吧,坐著說話。永山,你也起來。”

帝師兼軍機大臣、侍衛工頭大臣說到一塊兒去了。

“那......朕就下旨不準楊格請辭,另旨犒勞、安撫武毅軍將士。嗯,楊格要直奏中樞?行,朕就給他四品兵部主事銜!楊格要留在遼東兵戈,也行,朕......”

翁同和也想到了這一節,忙道:“皇上,此事尚可緩辦,目前的急務是當即把大捷之賞格發下去,提振軍心,規複武毅軍之虔誠、鬥誌,以期在湘軍的幫部下再獲大捷,竄改乾坤。臣素聞,楊格與依克唐阿、壽山兄弟乾係匪淺,此番請辭、叛變,看似方命,實則是向皇上表示忠心呐!”

我?永山又有些發暈了,天子這彎子轉得也太快了一點吧?剛纔還猛踹著或人,現在又要或人建議,唉......伴君如伴虎,此言非虛啊。

(感激書友“電動黃瓜”的打賞支撐,汗,這個……老卒妄唸了!)

永山此番說話頗操心機。他不能直說天子此時調回武毅軍是失策,隻能撿天子愛聽的那些個話來講,李鴻章是後黨,天子深深顧忌之,楊格固然是李鴻章部屬,倒是忠心報國的,隻看事兒是否無益於國度。因此請辭、叛變乃是不奉李鴻章之令而非不奉天子之命。如此一說,天子有了台階下,更能信賴楊格,重用楊格了。那麼,玉瑞在遼東就好辦事兒啦!

永山一聽,明白過來,天子是要把楊格和湘軍捏在一起了。

光緒冇有如翁同和、永山設想中那般狂喜,而是極沉著的負手於後,轉來轉去兜了幾圈,才俄然立定,切齒道:“方纔有人在朝議上說要遣使和談,都是誰?查出來,定通敵賣國之罪,殺!”

光緒正在氣頭上,冇管永山還跪著,就道:“你說,楊格為何方命請辭,武毅軍為何叛變?”

“是,是,皇上賢明!”

永山這番暗自嘀咕,還真把或人的心機給說中了!

“主子叩見皇上。”門外,帝師翁同和施禮出聲。

調回包含武毅軍的蘆榆防軍固然是北洋大臣李鴻章對付湘軍奪權的“釜底抽薪”計,卻也正合光緒之意。他太需求一支虔誠於本身的軍隊了!放眼天下諸軍,不是把握在處所督撫手中,就是不堪利用的京營八旗,在外的練軍多數把握在忠心太後的滿族權貴手中,乃至連身邊的藍翎侍衛也多有太後的人。唯有楊格的武毅軍,乃當今大清國獨一能戰之師,還與永山有著千絲萬縷的乾係,最有能夠收心於天子,成為一支頗具震懾力、聲鎮靜權的力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