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沉默點頭,他固然操縱日本對清親善政策培植滿族軍事人才,卻在骨子裡感覺泱泱大國在甲午年輸給蕞爾小國事平生最大的熱誠,楊格打老毛子,光緒或許另有諸多顧慮,打倭國倒是頗得其心。
“陛下,優撫是優撫,處理第四軍的補給困難纔是關頭。西北新疆的國土是前輩留下的,是左帥保衛的,不能有分寸喪失在我們手裡。薩雷闊勒的爭議題目從1891年拖延到第四軍戍守邊防,才見到協商處理的但願,隻要第四軍在烏孜彆裡存在、巡查,新任駐俄公使楊儒就有能夠交際處理該地爭議題目,壓迫俄軍從薩雷闊勒撤兵。如果我方決計不強,俄國人就不會撤,我們還是要籌辦打一場在西北國境上的小範圍戰役,一如前番邊疆軍事牴觸普通。”
“臣建議陛下出洋考查西洋列強政體,特彆是現當代界第一強國——英國之政體。”
“通過德意誌帝國駐天津總領事司艮德牽線,德國水兵遠東艦隊司令官提爾皮茨少將已經向德國當局提出在遠東追求軍港和修船廠的建議。這一建議與水兵部擬在山東膠州灣的青島地區扶植深水軍港包容新訂購萬噸戰艦,並設水兵第二造船廠的假想符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山東即便當即開端新政、整編新軍,因為南洋武備書院、第五軍和第七軍編練期近,軍事人才稀缺,山東整編一個師另一個旅的新式軍隊困難很大,一年以內冇法完成,也就冇法擔當起將來中日大戰的計謀側翼重擔。引進德國人,共同扶植青島軍港和造船廠,一方麵能夠如鞍山產業區普通汲取德國先進技術和經曆,一方麵可覺得我國水兵將來的大戰艦供應深水良港,一方麵以中德共用、共建軍港。樊籬山東半島之右翼,我軍則專注右翼便可,可大大減小山東方麵的防務壓力。如果此事能得陛下準允,職臣就儘快的約見提爾皮茨水兵少將。”
“知不敷齋”裡掛出了兩幅輿圖,一幅是英國公使竇納樂“敬贈”的最新版本天下輿圖,首要地區都標註了漢字;一幅是以大清國為主體的遠東輿圖,倒是天津機器局印刷所製。
“朝廷財務歲入在1894年是7000多萬兩銀子,在1893年倒是8000多萬兩,在1896年是9000萬兩,為何1894年會少了1000萬兩?陛下,第一軍諜報處有最新的陳述言道,我國財務支出九千萬兩白銀,隻是實際征收數額的不敷三成。根據是在江浙、兩湖、直隸、廣東、四川等地,老百姓每年人均交納賦稅是一兩六分銀子。天下四千萬人丁,拋開西藏、新疆、蒙古和八旗不算也有三千萬四千萬之多,遵循各省均勻為一兩計算,年實收賦稅可達三千萬四千萬兩,再減去收稅、遞解本錢四千萬兩,還應得三千萬兩。而實際環境倒是歲入隻得九千萬兩,這九千萬兩中另有三千多萬兩是由海關稅務總司提取的關稅,並非稅賦厘金之列。由此可見,此中兩千萬四千萬兩銀子從蒼內行中收取,卻在各級官府和戶部之間流失了。也就是說,如果以相對廉潔、高效的軍隊監控稅收,朝廷、處所督撫大力懲辦貪墨敗北之官吏,我國年財務歲入可望達到三千萬兩白銀,以三成作為軍費,我軍每年能有一千萬兩白銀的額定支出,何愁強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