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本是建國大將徐達以後,自幼熟讀兵法戰策,一身技藝更是高深絕倫,但是極少有機遇上陣殺敵,他已經是國公身份,又是堂堂的國舅爺,五軍都督府多數督,論職位不比劉子光差,但人家就是喜好兵戈,現在大明遭受三麵夾攻,恰是老徐家報效朝廷的好時候
屆時袁崇煥將帶領這批鄉勇進入陝西接辦防務,陝西巡撫周正隆多年一向遊離在朝廷節製以外,但並無太大的野心,隻想做個太承平平的萬年土天子,當朝廷日漸強大起來的時候,他還是很情願歸附到南京治下的,現現在西夏大肆打擊,陝西軍孤掌難鳴,想必周正隆必然會乖乖交出軍權,聽候督師大人的調遣
登岸一起看文學網,支撐正版鐵器期間,汗青軍事頻道,更多出色等著您
這兩方麵的事情處理了,就剩下來自東方的威脅----高麗了,高美人的舟師素有威名,想必此番會從海上反擊,直逼大明的山東半島,對於這個強大的威脅,竟然冇有人站出來講情願領兵東征甚麼的,因為在場世人都感覺那樣太冇有麵子了,對於高麗如許的仇敵,乃至連青島的北洋海軍都不需求出動,劉公島的幾個漁民拿魚叉就能滅了,從南都城發兵動眾的調派大將前去,未免太小題大做了
同理,徐增壽此去山東也用不著多帶人馬,山東火線自稀有萬精銳徐州軍,那可都是長年和滿清作戰的老兵了,用起來得心應手,勝券在握,再加上鐵路和京杭大運河都一向通到山東境內,糧草軍器援兵的運送非常便利,這仗如果打不贏纔沒有天理了呢
另有一個讓袁崇煥不得不站出來的啟事是這二年劉子光的風頭出的太多了,收台灣,戰南洋,平湖廣,定江西,連戰連捷,從一介九品兵備把總青雲直上成了一等侯爵,這內裡情麵和運氣占了一些,但更多的還是戰績,之前劉子光隻是袁崇煥的後生長輩,隻配跟在徐州軍的牛參將前麵喊叔叔,現在可好了,位極人臣,高官顯爵,就連袁崇煥見到他都得先施禮,人家是超品的侯爵嘛
“袁愛卿籌算如何平夏啊?”朱由校問道
徐增壽也是一樣,臨行前和他的參謀將軍們對著山東河北的輿圖製定出一整套的計謀戰術,因為劉子光插手過對滿清的戰役,以是被徐增壽拉著共同製定大計謀,跟著忙了幾個早晨
聽劉子光說,西夏人隻要二十萬兵馬,且多是馬隊,馬隊在西域戈壁荒涼上的感化很大,但是在陝西一定能闡揚上風,黃土高原、秦嶺、大巴山橫在那邊就是天然的樊籬,雖說從蘭州沿著渭河就能殺到西安,可城高牆厚的古都長安也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攻破的,退一萬步說,即便西安淪亡了,再往東另有潼關呢,陝西人悍勇,隨便招募幾萬個兵士恪守城池,靠著中原的糧草軍器,必定能撐個一年半載西夏人久攻不下就會劫奪一番撤回西域,和當年唐朝時候回鶻吐蕃進長安一樣,到時候便能夠堂而皇之的引兵西進,光複長安,豈不是大功一件
袁崇煥搶了平夏的差使,魏國公徐增壽也坐不住了,站起來道:“臣願領兵北伐,六個月馬踏北京,活捉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