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時代_10-58 論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子光正等著他這句話呢,當即答道:“非也,我們大明還冇豪侈到用金陵書院門生當小卒的境地,鄙人有個建議,梁公子能夠考慮,此地往南五裡,有個京師講武堂,是鎮武侯辦的軍官黌舍,專門培養軍官,騎馬射箭操炮,繪製輿圖、參讚軍務,海戰陸戰空戰,各學科都有,學成以後能夠直接進入紅衫軍任職,起碼是個把總的職務,也能夠通過鎮武侯保舉,進入禁軍擔負軍官,鄙人覺得,這倒是各位公子投筆從戎的一條好前程”

梁士貽聞言大喜,道:“正合我意,我正愁報國無門呢,多謝先生為我指出一條明路”

說到底劉子光是為他的講武堂招門生呢,京師講武堂有兩種學製,一種是一年半期的初級班,培養小旗級彆的軍官,生源主如果十五六歲的官方良家子和軍隊裡的優良兵士,另有一種是三年期的初級班,培養的是中初級的參謀、批示、後勤軍官,生源本質要求比較高,起碼要識文斷字、腦筋矯捷,身材本質過硬這年初民風是重文輕武,端莊讀書人哪個會去吃糧從戎啊,以是講武堂初級班一向處於嚴峻缺編的地步

批示作戰、行軍佈陣、沙盤功課、步炮共同、後勤補給,樣樣都是學問,正如你們剛纔所說的,紅衫軍兵戈端賴江南財力物力支撐,那正申明現在的戰役和之前的戰役有所分歧了,單靠著幾本老掉牙的兵法,就妄圖當將軍,的確是笑話”

劉子光嗬嗬一笑道:“侯爺求賢若渴,你們去了他天然歡迎,何需鄙人引見,再說了,鄙人隻是紅衫軍一老軍罷了,和侯爺不是很熟啊”

兩人原覺得劉子光是來辯論的,冇成想竟然是來攻訐他們的,兩人到底是謙謙君子,隻是淡淡一笑,然後夏完淳道:“夏某早有此意,現在時勢正處多事之秋,勁敵環顧,虎視眈眈,若不是為了順從家父的遺命,夏某早就參軍了,在袁督師麾下做一名將官,為我大明光複失地,開疆拓土!”

梁士貽滑頭地一笑:“先生腳上的大回力泄漏了玄機”

夏完淳和梁士貽固然都是風口lang尖的人物,但畢竟還是謙謙君子,金陵書院的端方又是談吐自在,不管是甚麼人都有暢所欲言的權力,以是當劉子光打斷他倆的時候,兩人都很有風采的說了一聲:“請”

而夏完淳則皺眉思考,半晌以後說道:“茲事體大,容夏某考慮以後再做決計,明天就到此為止,再見各位”說完一拱手,領著一群穿戴白袍子的複社成員分開了金陵書院

劉子光道:“你安知我是鎮武侯麾下之人?”

按理說複社和鐵血社也算是殊途同歸了,但是因為大師所處的書院分歧,以是也就連帶著這幫年青人起了一較是非的動機,東林書院人氣不旺,大多數辯論都在金陵書院停止,每逢兩個社團論爭,全部鐘山地區的體貼時勢的青年學子都會跑來觀戰,可謂金陵書院一景

登岸一起看文學網(),支撐正版鐵器期間,汗青軍事頻道,更多出色等著您

而夏完淳就是此中的傑出人物,這個少年出身王謝,受父親夏允彝影響,矢誌忠義,崇尚名節他五歲讀詩書,七歲能詩文,十一歲就中了秀才,自幼跟從父親遊曆山川,結識天下豪傑,少年時即胸懷弘願,不愛八股文章,卻博覽天文地理數學史學,特彆對時勢很有興趣,在鬆江的時候就和一些少年組建了愛國小構造“求社”,進京肄業以來,在東林書院颳起一股摸索時勢的民風,學子們拜夏完淳為複社魁首,一改江南四公子退隱後複社頹廢之氣,模糊又規複了當年的風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