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時代_6-17 台海風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子光悄悄吃驚,冇想到西洋人的科學已經如此發財,看這六分儀上的刻度痕,應當是用某種強酸腐蝕出來的,而非雕鏤出的,如此推想他們的兵器設備應當也不會太差

劉子光把六分儀還給鄭森,問道:“鄭森你對西洋人有甚麼體味,給本督說說”

“將此物對準太陽或者其他天體,觀察者能夠通過一麵鏡子同時瞥見海平線和太陽,它們之間的角度用邊沿標有刻度的象限儀量出來,以此推算出船隻所處的位置,就算在白茫茫的大海上也不會丟失方向的”鄭森說

此時鄭森正端著一個扇子形狀黃銅製的緊密儀器對著太陽瞄著,瞄一會就拿鉛筆在海圖上做個標記,劉子光迷惑道:“你拿的甚麼東西?”

上海號的船麵重新鋪設一新,光亮的柚木船麵鋪成了一個滑躍跳台模樣,跳台的最高處裝有起落機,用來晉升飛天神翼機,本來籌辦采取蒸汽彈射的體例騰飛動力翼傘的,但是翼傘脆弱的骨架經不住彈射龐大的加快度,毀了兩架實驗機今後才改成了滑躍跳台的彆的在船頭方向還加裝了由三十二具火箭筒捆綁在一起的大範圍殺傷性兵器“一窩蜂”,至於傳統海戰所用的大型床弩也裝備了很多

“大帥且聽卑職慢慢道來,現在這蒼茫大海之上,有三家西洋海軍活動頻繁,彆離是英格蘭海軍,荷蘭海軍,另有西班牙海軍而這三產業中,又以西班牙人的艦隊最為薄弱,可謂戰船如雲,桅杆如林,占地也多,銀錢也厚,不過他們的戰船和兵士雖多,但不如英格蘭人的戰船鋒利,不如荷蘭人的戰船快速,以是和這兩家的作戰中常常處於下風”

艦隊從崇明船埠拔錨,沿著海岸向南進發,飛艇在上海號上空一百丈之處飛翔著,螺旋槳的轉速被決計保持成和上麵船隻同步的速率,一條堅固的繩索連著飛艇和上海號的桅杆,以此作為彌補燃料食品和通報諜報的紐帶

“旅宋人可不是甚麼善男信女,他們的胃口大著呢,可不是一個台灣能填滿的”鄭森嘲笑道

上海號冇有來得及改裝水下螺旋槳,采取的仍然是船體兩側的龐大明輪,這讓它看起來更加廣大威武,船身上關頭位置鉚上了鐵板以作防護,桅杆上高高飄蕩著鮮紅的大明軍旗上海號龐大的船艙裡擺放了數十架動力翼傘,另有冇充氣的飛艇和藹球,以及這些飛翔器的成員們,這艘上海海軍噸位最大的船隻臨時充當了大明國福建督師以及總領上海、浙江海軍提督鎮武伯劉子光的旗艦

彆的另有十餘艘戰船,都是用蒸汽商船改裝而來,海員們都是選用的經曆豐富的熟行,這些船隻賣力運載淡水,食品,兵員,兵器,以及燃料和其他補給品

劉子光感覺鄭森的講解很風趣,所謂信奉之戰大抵就是西班牙的上帝教和英格蘭荷蘭的新教之間的爭鬥了,對於這段汗青劉子光也不甚了了,因而不去管他,持續問道:“為何有此一說?西班牙人不是兵力最為薄弱的嗎?”

“回大帥,是六分儀,卑職從英格蘭人船上緝獲的”鄭森說著把六分儀送到劉子光手上,這個儀器由首要部件由一塊牢固的半反射玻璃,一塊可活動的鏡子望遠鏡,另有活動臂構成,外型美好,工藝精美,上麵還用花體字蝕刻著或人的名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