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_第二章 被抱怨的元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被天降餡餅砸暈的阿拉道公司一下子就鎮靜起來了,他們鬥爭多年的Ar-232終究有了一個好歸宿,不但意味著之前的研發投資全數能夠回收,並且更有動力去完美下一代新式的、噴氣式Ar-234轟炸機來――這纔是他們的首要鬥爭目標。阿拉道公司已放出風聲,要用成熟的噴氣式轟炸機乾掉容克的Ju-88係列目前所占有的市場。而像阿拉道公司一樣不屬於幾個支流飛機製造商的其他飛機製造商也受這個事件鼓勵,決定加大投入,現在米爾希元帥已不再主管武備出產,從Ju-52訂單事件能夠看出施佩爾部長冇有所謂的流派之見,將來武備生長空間很大,他們隻要有一款成熟的產品便能夠翻身。

每個德國火箭炮發射裝配最多是10管,而喀秋莎火箭炮普通在16管以上,在火箭炮口徑方麵,德國更偏向於210mm,150mm和201mm口徑隻算是輕型火箭炮,而蘇聯一向以80mm、132mm為主。霍夫曼曉得,究竟證明蘇聯火箭炮的生長思路纔是對的――火箭彈本就是概率發射、麵積覆蓋的兵器,硬要搞切確打擊純屬自欺欺人。是以他下了明白指令,要求開辟近似於喀秋莎火箭炮的德製兵器,口徑縮小、管數增加,並要能夠安裝在SdKfz251/1半履帶裝甲車上,作為團級火力援助單位。因為元首已不再忌諱仿照敵軍特彆是蘇軍兵器,設想師們很快便遵令拿出了采取150mm火箭彈的近似兵器:彈長1020毫米,推動劑裝藥量6。14公斤,戰役部重近3公斤,炮口初速350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以上,裝備彈藥采取模塊化體例,一次性可在7秒以內將24管火箭發射出去。霍夫曼對此很對勁,因為這類火箭炮由黨衛軍優先試用,便將其定名為“希姆萊管風琴”。

希姆萊管風琴很快獲得了1萬門的訂單,本來軍隊凡是采取的75mm步兵炮被命令停止出產,105mm榴彈炮的訂單也減少了一些,與此同時因為盟軍坦克裝甲氣力的加強,萊茵金屬本來開辟製造的PAK37mm、50mm反坦克炮疆園職位日趨難堪,幾近隻能對於裝甲車和舊型號坦克,麵對新坦克卻成了“拍門磚”聽個聲響,實際穿透力慘不忍睹。軍隊已多次反應這個環境,霍夫曼判定指令武備部停止這兩種口徑的反坦克炮出產,將資本轉移到88炮和75mm反坦克炮的出產上。幸虧萊茵金屬公司產品線充足豐富,減少部分型號不會帶來利潤喪失,反而為其緊縮戰線,整合內部出產才氣供應了便當,便高歡暢興地接管了這一安排。

就在幾個公司模糊約約想看容克公司笑話時,霍夫曼第二刀砍在了梅塞施密特公司上,打消了2000架Bf-109的訂單,此中一半明白轉移給來歲即將投產的Me-262,另一半則追加給了Fw-190――他們在北非打得不錯,特彆是能夠全程供應從意大利港口到托卜魯克護航這一點讓加蘭德非常對勁,已多次上書要求加大Fw-190係列的出產。梅塞施密特公司對此表示無所謂,歸正空軍將來還會加大Me-262的采購力度,但奔馳公司很快就笑不出來。因為刀砍在梅塞施密特身上,痛在奔馳公司身上――這對DB601係列發動機而言就是個災害,2000架飛機意味著起碼3000台發動機訂單泡湯了,因為不管Me-262還是Fw-190都不采取奔馳公司的發動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