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設法呢?”丘吉爾頓時問。
大師的心都在滴血,5億英鎊啊――1943年財務年度估計軍費開支將到48億英鎊,而百姓支出才80億英鎊,再加5億的話,大英帝國還不曉得能不能接受。(注:1英鎊大抵相稱於5美圓,1美圓約即是2.5帝國馬克)隻是,這話一出口,不管波特爾甘心不甘心都隻能收口了。
“可……”他還待多說幾句,起碼爭奪再弄點轟炸機,艾德禮已把眉頭皺起來了,“這麼多設備出產要多少錢纔夠用?”
丘吉爾趕緊道:“是以。那些顯而易見掉隊的坦克就不要再拿出來用了,全數扔給俄國人吧,然後讓美國把援助給斯大林的謝爾曼給我們。此後一段時候,考慮到我們本身需求,必須縮減對俄國人的援助――我以為他們不配獲得更多!他們除了11月份在頓河吃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敗仗外另有甚麼拿得脫手的成績?而就算是這場敗仗,也不過就影響到10多萬人,幾百輛坦克和飛機罷了,底子不能與北非戰事的狠惡程度相提並論――我們纔是抗擊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的中流砥柱!我們用一隅之地、微薄之力抵擋著囊括歐洲的德國陸軍與全數意大利海空軍,請艾登外長就這點向羅斯福總統和相乾議員解釋申明,我以為美國群眾會瞭解我們的。”
因而空軍便放過了這支船隊,隻把炸彈投向趕來援助的英軍第128旅,遲滯他們的打擊,為快速打擊群全麵節製港口、清除爭奪便當前提。(未完待續。)
“彌補4個裝甲師的建議我附和,但現在不能光看數量,質量也很要緊,武備部分要儘力開辟新坦克――火線已反應德國人動用了新坦克,我們統統的坦克、反坦克炮都不是他們的敵手。如果再是低程度扶植,將來仍然免不了吃敗仗。”
公然,布魯克又用沉痛的語氣說道:“我記得托布魯克戰役前蒙哥馬利將軍說他需求再增加5個裝甲師纔有掌控,當初這被我們嘲笑說異想天開,現在看來他說的一點兒都冇錯――德國人固然數量比我們少,但他們的裝甲師特彆是坦克比我們短長很多,如果當初能多給他5個裝甲師,說不定現在就打贏了。”
眼看陸軍、水兵都撈到了實惠,皇家空軍參謀長查爾斯-波特爾大將坐不住了,剛想站起來為空軍爭奪一點實惠,卻被丘吉爾搶先封住了嘴:“我曉得空軍需求新飛機,噴火9很不錯,那就多出產2000架吧。”
丘吉爾點點頭:“請陸軍軍器當局評價一下,瑪蒂爾達、瓦倫丁、十字軍等坦克是否另有持續出產的需求,是否能夠轉型出產美國謝爾曼式?安裝17磅炮的謝爾曼可否儘快投產?克倫威爾的改進是否能儘快完成?跟著德意在批示體係、設備出產與開辟、結合作戰等方麵達成更加緊密的合作,意大利那點不幸的產業才氣也開端闡揚出來了,我們也該當實現如許的竄改――如果謝爾曼確切是輛好車的話,為甚麼我們不能出產呢?光希冀美國人給我們送太被動了。”
說到要重修裝甲師,大師又是一陣抽風似的牙疼,戰列艦是吞金獸不假,裝甲師也是拿錢堆出來的――一條戰列艦的造價也就隻能新建2個裝甲師,布魯克一口氣提出4個裝甲師就即是2條戰列艦,並且看他這架式彷彿4個裝甲師還隻是彌補,後續作戰說不定還要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