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歎了口氣:“你們不要為東線擔憂,他們能接受住磨練,就算一艘船不沉,落到俄國人手裡大不了就是十幾萬噸物質、幾百上千件設備罷了,也就是半個月的產量,不會明顯竄改東線的力量對比,但護航兵艦就不一樣,英國人能有多少兵艦和諳練水兵能夠耗損?”
獲得號令的兩艘擯除艦當即以30節的速率離開編隊快速向前駛去,謝爾布魯克持續以11節的速率保護著運輸船隊向前挺近,但各艦的鑒戒品級已進步了。
雷德爾還在思慮,弗裡克已搶先答覆:“當然是先打運輸艦,截斷北極航路的意義就在於此。”
謝爾布魯克沉吟了半晌:現在這模樣退歸去是必定不可的,直接呼喚巡洋艦編隊又有點過於逞強,考慮再三後下達了號令:“讓固執號和從命號加快速率,前去檢察清楚……”
“如何回事?”
“是,諜報就這麼說。”
“衝在最前麵的固執號擯除艦陳述:他們的雷達在60海裡處發明2個目標光點,環境可疑。”
“我以為該當不止這些,護航兵艦也偏少,你們信賴這個船隊獨一這麼大範圍麼?”
70分鐘後,固執號陳述發明2艘兵艦,從形狀來看很像德國擯除艦,這一成果尚在謝爾布魯克可接受的範圍內,他當即號令彆的兩艘擯除艦,奧維爾號和旗艦昂斯洛號上前加快前去反對,他想用4V2的體例儘快處理德國擯除艦。
他的嘴角暴露一絲淺笑,有偏離纔好,不偏離的話如何有贏的但願呢?他有模糊約約的感受,大戰的過程已被本身改得臉孔全非了,此次巴倫支海戰役恐怕是最後一次基於汗青過程參照而履行的批示,不管成敗,今後的戰役不會再與汗青近似――他很多留個心眼。
“或者是伯內特少將批示的巡洋艦編隊?”但這個推斷一說出口就被謝爾布魯克本身給否定了,巡洋艦編隊兩小時火線才聯絡過,還在本編隊西北方向50多海裡處――為製止潛艇突襲,皇家水兵對護航的巡洋艦編隊規定了安然間隔,普通環境下與運輸艦隊保持在50海裡擺佈。
英國擯除艦曉得本身身後的火伴已趕來援助,更遠處另有皇家水兵的巡洋艦編隊,是以底氣很足,很有些針鋒相對的意義。(未完待續。)
“如果敵艦數量較多,你們籌辦先打運輸艦還是護航兵艦。”
霍夫曼敏捷策畫了一下:“讓裡希特霍芬在10日擺佈向我彙報一次艦載機的應用環境,然後多籌辦5天冗餘期,儘能夠挑一個雨雪天出港,晚一點轟動英國人。”
氣候好轉並未帶給謝爾布魯克任何愉悅的表情,他很擔憂會呈現德國窺伺機,固然現在所處的海疆距德國在挪威的機場足有600千米,但他曉得Ju-88仍然是能夠趕到的,他但願能晚一點被窺伺機發明,如許編隊纔夠安然。
霍夫曼當真看了下輿圖又聽了敵情通報,迷惑地問道:“U-354陳述說隻要6條運輸艦和3條護航艦?”
9時45分,德國人的窺伺機冇來,艦橋內的警報聲俄然高文起來。
霍夫曼連晚餐都是在水兵司令部裡享用的,雷德爾和弗裡克到現在為止還不明白為甚麼元首如此正視“彩虹”行動,乃至用如臨大敵來描述都毫不過分,在他們眼中,頂多隻要巡洋艦級彆的英國護航艦隊是打不過庫梅茨編隊的,獨一需求擔憂的是讓英國人悄悄溜走,但既然U-354最後下潛前信誓旦旦地包管敵兵艦隊就在四周,他們也就放心了――英國人走得越慢越好,如許纔有充分的時候讓庫梅茨去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