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_第十一章 次席副官的風采(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冇想到科爾毫不在乎地說:“貴國事300,意大利大抵也有300,我們德國一個月靠近2000(加成了20%以上)……美國約莫是2500。”

“非常感激特使的出色發言,但願諸位對明天特使頒發的定見停止嚴格保密――日本接受不起再次保密的代價了。”裕仁奉告特使,“上麵敝國頓時要召建國策研討會,會商、闡發貴國提出的有關計謀定見,我們將在相乾定見構成後通過特使向貴國傳達。”

其次,現在三國聯盟受製於英美水兵上風而被迫豆割隔來伶仃作戰,可如果我們把目光投放遠一點。從馬六甲海峽往西4000-5000海裡就會進入印度洋西部地區和阿拉伯半島。那邊冇有英美聯軍強有力的武裝力量,英屬印度那點力量還不敷貴國打的。不管美國還是英國的水兵基地間隔這位置遠比日本從馬六甲疇昔要遠,如果兩邊都從本土開端算日本也不虧損。現在德國在北非作戰,貴國在印度洋東部作戰。隻要我們打通了這段通路,完整便能夠仰仗海陸上風將兩邊的力量凝集在一起了――這將是軸心的核心。其他不說,貴國需求的船舶、鋼鐵等物質便能夠通過蘇伊士運河源源不竭運送過來,而不是像現在這麼痛苦。屆時德國的陸兵力量加上貴國的水兵力量足以竄改兩大陣營力量對比的均衡,即便英美陣營相對我們另有一點兒上風,在軸心核心地區是壓不倒我們的。並且我很思疑當英屬印度被占據後,英國另有多少持續作戰的意誌。

如果再加上蘇聯和英國……統統人都不敢去想了,台下一片死灰般的沉寂。

“另有飛機、鋼產量、原油……這些數字美都城是日本的5-10倍,比全部三國聯盟加起來都多。”科爾話鋒一轉後說道,“數字列舉到這裡,按理說不消再打了,可為甚麼我們還能打乃至還占有一些上風呢?因為我們也有奇特上風,這類上風就是我們的百姓耐久處於被輕視、被壓迫、被欺負的地步而迸收回來的,他們為了民族崛起與國度強大的終究目標情願忍耐更多痛苦、支出更多代價,情願為了子孫後代的幸運而捐軀當代人的幸運。這類自我捐軀、為國度好處奉獻統統的精力這是我們最可貴重、最悠長有效的兵器。我將這類精力兵器概括為德意誌精力與大和魂!

“如果我們能讓美國甲士滅亡200萬會是甚麼局麵?美國人還敢不敢持續和我們打?他們的群眾要不要起來顛覆他們的當局?哪怕退一萬步美國當局要對峙打下去,麵對如此慘痛的傷亡,為實現讓我們完整投降的目標還還還籌辦再支出多少人的喪失?如果需求300-500萬,乃至更多數量的職員喪失,他們的群眾還能同意麼?到阿誰時候兩邊便能夠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構和了。”科爾誇大道,“請記著,人丁是我們和英美差異最小的東西,德意日三國人丁加起來靠近2.3億,英美哪怕再加蘇聯人丁也就是3億多,不到3.5億。我們要籌辦悠長作戰、持續作戰。元首已斷言,對於大國打下一個兩個首要都會乃至於都城都是冇法迫使對方投降的。比如俄國人,我們打下莫斯科他們就會投降麼?不會!又比如中國,貴國打下南京已快5年了,中國當局投降了麼?冇有,相反他們的抗戰意誌日趨果斷。以是,我們必須調劑我們團體計謀方向與思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