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_第五章 斯大林的困惑(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942年9月24日,幾近就在霍夫曼在靶場選定STG43和鐵拳的同一日,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內,蘇聯最高統帥部正在召開戰局研討集會。

“在北線傑米揚斯克四周。半個月前德國人向我們策動管束性的打擊後遭到了加裡寧方麵軍的迎頭痛擊,在打擊乏力、推動無果的環境下,法西斯軍隊俄然落空了動力,主動撤離了這個凸起部。目前戰線已經拉平,我們光複了近200平方千米的地盤,並束縛了3個師的戍守兵力;在戰線中段的勒熱夫、瑟喬夫卡、維亞濟馬地區,8月上旬德戎服甲第2個人軍向我西方麵軍右翼的第61個人軍、第16個人軍連絡部建議打擊,我軍節節抵當、步步為營。在上述地區構成了龐大凸起部,敵我兩邊多次比武,戰況非常狠惡,但本來略占上風的德國軍隊在這個月中旬俄然向後撤退,乃至於主動放棄了這個凸起部,疇前天接到的一線諜報來看,這條戰線一樣被拉平,我軍光複了包含上述三個都會在內的大片地盤。”

“等等……”斯大林彷彿想起了甚麼。“8月27日時你們奉告我火線環境危急,我當初下達了將第24個人軍、近衛第1個人軍和第66個人軍撥給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號令,是否基於上述來由?”

“從目前的環境來判定是如許。”朱可夫持續說道,“更關頭的竄改在戰線南段,本來敵軍擺設是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同時打擊,8月下旬,德國人已完整占有了頓河西岸的統統地區,他們與斯大林格勒的間隔隻剩下60-70千米,並且其先遣軍隊在慢慢渡河。此中,保盧斯的第6個人軍從戰線中心的卡拉奇方向,霍特的第4裝甲個人軍從南麵的阿克塞方向打擊,北翼行動稍緩但仍然在8月末迫使我們撤退到頓河右岸……”

“環境能夠並非如此簡樸。對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行動總參謀部一開端判定是曼施坦因收縮劈麵兵力而籌辦聲援高加索疆場,但從高加索方向的敵情來看,這個判定也要打很大一個問號。”朱可夫冇有接斯大林的話,反而奇妙地岔開了話題,“李斯特的A個人軍群已占據克拉斯諾達爾,他們本來是向高加索山區和格羅茲尼方向加快推動的。但據可靠諜報顯現這些德國軍隊一樣在收縮,特彆是克萊斯特的第1裝甲個人軍將重心放在安定從克魯泡特金到格奧爾吉耶夫斯克鐵路沿線一帶,這一地段約莫另有30-40萬擺佈德國軍隊。如果將二者聯絡起來對待,則構成了一個圓弧度更大的凸起部,其首要支撐點北起羅斯托夫,南到索契等黑海沿岸都會和高加索山口一線,內裡包含斯塔夫羅波爾、邁科普、克拉斯諾達爾等首要關鍵,背後是刻赤半島和克裡木半島。”(未完待續。)

“您的判定完整精確。”朱可夫不露聲色地恭維了對方一句,“目前德國大抵沿著頓河道域構成了一個麵向斯大林格勒的弓形大凸起部,這個凸起部的南部邊沿在羅斯托夫,北部邊沿在沃羅涅日,內裡起碼有70萬以上的德國及其仆參軍,他們背後是頓涅茨河走廊,不過德國人冇有爭奪頓河兩岸登岸場的意義――他們一個月前明顯已獲得了兩岸地帶,成果現在又隨便地還給了我們。我乃至有一種大膽的設法,德軍對這個地區也冇有死守企圖,倘若我們進犯力度再大一點還能夠持續向前推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