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手中的反坦克炮數量固然減少了,但是他的反坦克才氣,在此時此地倒是碾壓敵手的存在,隻如果仇敵的坦克進入到射程以內,絕對是被送到天國的了局。
盧森堡手中冇有了36門37毫米反坦克炮,卻多了二十四門88毫米自行防空炮。這東西就不擺了,打坦克、打飛機、打堡壘,樣樣在行,直到二戰中期,都冇有坦克能夠扛得住,二戰前期,88毫米炮的能力就略顯不敷了,特彆是IS係列坦克的呈現。
隆美爾把一臉愁眉苦臉的卑斯麥留在了菲利普維爾村,他帶著跟從著主力軍隊打擊的一百多輛卡車分開了,當然隆美爾給卑斯麥留下了充足的彈藥,就算他和仇敵苦戰五六天,也是用不完的。
這都是些甚麼軍隊啊,連通訊營都派出來作戰了,除了第七步兵旅下轄的第七機車營、師屬摩托化步虎帳和炮兵有戰役力以外,彆的軍隊隻能算是“渣滓”。
隆美爾在批示坦克內並冇有歇息,而是在不斷地用“上帝之眼”察看四週六十裡範圍的環境,看的範圍越大,清楚度就越低,如果隆美爾是一次性看六十千米的範圍,“上帝之眼”辯白就降落為五米,差未幾能看清楚一輛卡車或者坦克。
補給車隊必定不能和炮兵放在一起,萬一仇敵的炮兵來個反火力攻擊,一百多輛卡車的彈藥和補給一旦殉爆,就算是神仙也難以活命,補給車隊撤退持續後撤了約莫兩三裡路。
車重約45噸,底盤機能和IS-1大抵不異,IS-2的重量和德國“黑豹”中型坦克(44噸)是一個級彆,但是團體機能卻超越更重的“虎”式,火力更超出於“虎”式之上,這且是後話。
比如蘇聯1943年出產的IS-2重型坦克。兵器采取1門43倍徑的122毫米炮,能夠發射曳光穿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利用曳光穿甲彈在1000米間隔上垂直穿甲厚度為160毫米。
菲利普維爾村西北五千米處有一處不太高的丘陵地區,上麵長滿了樹木,丘陵兩百米以外就是一條通往菲利普維爾村的公路,盧森堡遵循隆美爾的號令達到了這處丘陵地帶。
千萬彆藐視37毫米反坦克炮,在二戰初期,37炮的反坦克炮才氣還是比較給力,隻要幾款坦克他不能擊穿正麵裝甲。把37毫米反坦克炮放在反坦克營內裡的感化固然不太大,但是到步兵手中,那絕對是挪動敏捷的反坦克炮火力啊!何況37毫米反坦克炮還能夠發射超口徑槍榴彈,它的穿甲深度就有110毫米了,二戰初期冇有一款坦克能夠扛得住如許的槍榴彈轟擊,隻是裝填超口徑槍榴彈的時候,需求兵士冒著生命傷害跑到大炮前麵去裝填。
“第七機車營,第五十八工虎帳,第八十三通訊營,一個炮虎帳,外加師直屬摩托化步虎帳。”
“隻要守住菲利普維爾村便可,如何安插你做主。”
對於盧森堡的這個疑問,冇有任何人能夠答覆他,就算他親身去問隆美爾,隆美爾也不成能給他一個對勁的答案。
盧森堡達到伏擊地點以後,就細心地把地形看了一遍,他對這片伏擊陣地實在太對勁了,盧森堡就在心中想到:“也不曉得師長是如何曉得這個絕佳的伏擊場的,莫非師長之前就到過這裡?”
隆美爾給卑斯麥的軍隊也就一千五百人的作戰軍隊,用一千五百人去擋住敵軍一個師,師長真是太看得起卑斯麥了,可卑斯麥已經誇下海口,隻能硬著頭皮接管隆美爾的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