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江山一局棋_第九十三章 彈劾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寧然出逃至今,行跡不明,若不被他的兵逮到,那就是她命好,得天佑!如果她逃脫不了,還是被抓到帶回長安,就不要怪父皇心狠,要取她性命,告慰幾位皇兒的在天之靈。

故而,即便太子獲得了火龍槍,彷彿是處理了庸不易突襲長安的一次危急,匡宗仍不肯撤下鐵麵軍重兵設防的近況。

身為寧然的母妃,她竟然說阿寧是鬼迷心竅,對太子心胸那不該有的情素,這才做了胡塗事,幫太子背鍋!——鎣娘直指那份認罪行,並非出自寧然本意,而是東宮的人威脅逼迫的。

這些,都被內監密探記實在冊。

石門、兵部侍郎府、江湖走鏢俠……

珩兒畢竟是自個的兒子,他如有本事幫上父皇,那自是再好不過了。

他還冇死,這個兒子就如此不聽話,就敢胡作非為,他想要磨礪孝子,給他點苦頭吃,同時,還要謹慎地加以防備。

六皇子李瑢,自那日偷逃出宮,躲起來以後,至今還未被找返來,眼下,匡宗隻要寄但願於太子,——天下亂臣賊子何其多,殺都殺不儘,這到底是為甚麼?他不肯費心去想,但是,再讓旁人領兵去平叛,他如何也不能放心了。

後宮與外戚、內廷與外臣,相互勾搭好處來往,如許的苗頭一向打壓不住,也冇法完整肅除,隻是,匡宗並不知情:朝廷裡哪些臣工是貴妃的親信?

一想到那樣的成果,紮在暴君心頭的那根刺,就更加的入肉三分,模糊作痛!

西北平叛抗敵一事,倘若太子不靠父皇動用虎符調遣鐵麵兵力,也能一力處理,那麼,這個東宮儲君,真真可駭!

何況,此時現在,龍案上堆得老高的那些奏章裡,另有幾份令暴君特彆在乎的彈劾奏本——

當父親的防著兒子,這是帝王家的殘暴與哀思。

俄然之間,彷彿有一根細刺,紮在暴君心頭:太子此番出征,敗了倒還好,父皇自會調派鐵麵壓陣,但若勝了……

貴妃討情之下,朝廷裡幾位大臣紛繁呈遞奏章彈劾東宮,這裡頭有一份令匡宗暗自心驚的彈劾奏本,上麵洋洋灑灑地曆數了太子十宗罪,末端,呈上一句:

這是久經疆場的暴君,在被人不竭使詐設套、不竭蒙受進犯以後,自我防備下,作出的兵力擺設。

帝王家,如許的事最是常見,他本身又何嘗不是……

太子出征也不給一兵一卒,匡宗畢竟還是無私的,之前可覺得了江山社稷捐軀掉寧然的畢生幸運,現在也可覺得了一己私心,而把太子逼上疆場。

東宮皋牢民氣,招攬權勢……

珩兒是他的兒子,就必須為了父皇的江山社稷著想,隻要父皇還在帝位一天,太子就必須如他的臣民普通,忠心效命於他。

故而——

長安表裡,雖有三十萬重兵設防,但,鐵麵軍其他兵力還鎮守在各處要塞,翼州是匡宗能容忍的最後一道底線,倘若太子抵擋不住犬戎內奸與叛軍的侵犯,敵軍一旦踩越了匡宗的底線,虎符令下,鐵麵雄師必定出動,去給太子壓陣。

除此以外,隻要太子老誠懇實地順從聖旨,為父皇搏命一戰,到時候,父皇也不會坐視不管,——身經百戰的匡宗,早有籌算。

不過,太子監國時的斑斑劣跡,始終令貳心存芥蒂,特彆是珩兒竟敢私行調用庫銀皇糧軍餉,就為了那些不敬朝廷的賤民,竟然還濫用雙龍符應戰天威、幾近觸碰到他的底線,令他不得不加以防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