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圓圓女人的《牡丹亭》,他日再見。”徐三付錢,走人。
“我倒想把《紅樓十二曲》編成曲子唱,但是徐公子卻不按詞牌來寫的……但是呢,《紅樓十二曲》讀起來,實乃令人惻然……嗚啦啦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儘,呀!一場歡樂思卑辛,歎人間,終難定!”
凝碧班的小旦角、老旦角們,頓時沸騰起來:“徐公子!徐公子,來嘛,來嘛……”
……
“不必謙善,老夫此來,是想聘請徐三小友,過幾天於虎丘勝地,插手一場文會,相互交換、參議,共同砥礪。說到振聾發聵,你更勝於老夫啊!”
妙齡少女目睹這名公子並冇有其他過分的“特彆要求”,也就心安了下來。
怪不得唐伯虎去嫖不要錢,還讓人家女人倒貼!
“我把《金縷曲》、《紅樓夢》的原稿賣給了幾個徽州來的大販子。哎呀,陳伯,讀書人的事,你不懂,你不明白的。徽商嘛,也叫儒商,有錢了,就要附庸風雅,他們肯刻苦,人也奪目,就喜好這第一手的收藏質料,你……明白嗎?”
“少爺,這二千兩銀子,是從哪兒來的?”陳十三猜疑道。
……
陳十三搖點頭,還是不明白,眨眨眼睛,實際上他也是半信半疑的,不過,買地運營倒是夠了。
徐三也不回絕,點頭應允。
《西廂記》的那一句“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家屬”,不知震驚了多少封建期間的青年男女的心!有一個樂籍女人,唱《牡丹亭》時,當場哀思而亡,也可見封建禮教對那期間人的壓迫。
身不由己罷了。
陳圓圓伏在窗上笑了笑,笑得很甜,一隻皓腕拿一把團扇,扇風。想想,徐公子和自個兒一樣,也是不幸人呢,年紀悄悄,不但老婆死了,秀才功名也被革了……
好有文采的才子!
崑腔,是大明江南最風行的調子。
唉……隻怨天道不公,才子的運氣,怎地就如此波折呢?歎歎!
徐三摸摸鼻子:“你我此時都擺佈不了大局,並且,大明朝廷對百姓,比對韃子更狠。百姓若能吃飽穿暖,誰會不怕死地去造反?你能夠要說乾旱,可乾旱的處所,不止大明。官吏欺下瞞上、催餉、追比……一個爛到底的東西,有救了……”
宿世他更喜好黃梅戲,因為聽得清楚,“為救李郎離故裡,誰料皇榜中狀元”……
陳圓圓癡癡隧道:“徐公子寫得太深切民氣了!”
畢竟她是以唱曲為生的,有人出錢來聽,那是功德。
“好啦,屆時江南名流雲集,我等共昌隆舉。”
“吹簫算甚麼?奴家還會三十六式呢……”
徐三腳下生風,從速溜之大吉了,擦擦腦門的汗水,哥也是大才子了?
“閶門外,八字橋中間的徐家弄,靠近楊柳齋店鋪的,便是我家了……”對於貌美又有品性的女人,徐三當然不會回絕。
想想也是衝動啊。
“良辰美景何如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看看,這個陳圓圓,較著也是謝毫不了才子的!
當代人或許難以瞭解,戲曲對於明朝、清朝那一代的煙花女子,究竟有如何的震驚力。
“承蒙圓圓女人厚愛。”
崇禎末年立足於姑蘇的名妓很多,但名列秦淮八豔的,就是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
偶爾,她也會和凝碧班一起出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