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_第160章 雷襲(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看到火線的水柱變得愈發清楚和震驚,而那些英國戰艦的身形也更加完整,德國艇員們曉得,戰役的時候頓時就要到來。

“閃電-14”戰役群吸引了英國艦艇的重視力,緊跟著進入疆場的“雷霆”戰役群開端分離隊形。它們兩兩一組,或從英國艦隊的正火線切入,或循著“閃電-14”的線路由英國艦隊右邊直插火線。這些單艇裝備四枚魚雷的“重型”高速魚雷艇,戰北鬥速僅比英國新退役的擯除艦略快,續航力則遠遠不及任何一艘擯除艦,但它們艇身隻高出海平麵一米多,艇寬也隻要兩米擺佈,在有煙幕保護或夜晚利用最能夠闡揚埋冇突擊的結果,伊奧尼亞海重創意大利艦隊一戰就是非常有壓服力的典範戰例。

戰役發作前,英國水兵已在小口徑艦炮上遍及采取半主動裝填技術,使之具有起碼兩倍於純手工裝填的射速,因此在一對一的戰役中,英國輕巡洋艦或擯除艦對同級彆的德國戰艦具有較為較著的火力上風,麵對德國輕艦艇的魚雷進犯也能夠以麋集的遠程火力予以阻截。察看到德國高速魚雷艇群逼近,貝蒂麾下的巡洋艦紛繁開仗,海麵上大大小小的水柱頓時不計其數,而德國人的魚雷戰術也不是機器的直線突擊,從高速魚雷艇實驗大隊到厥後的遠洋雷擊艦隊,多變的雷擊戰術一向是曆次基爾軍港節最惹人諦視標亮點之一。見火線呈現敵方的麋集火力,德國艇員們默契地右轉迂迴,在快速而活絡的戰術矯捷中尋覓仇敵的防備空當。

靠近以後,三艘“閃電-14”高速魚雷艇的駕駛者才認識到這艘艦身比那些前恐懼艦還長的英國戰艦,隻是一艘對己方主力艦隊威脅不大的淺顯巡洋艦。固然如此,他們還是在300米間隔向“伯明翰”號右舷發射了魚雷。三枚450毫米口徑的觸髮式魚雷接踵射中目標,接連產生的爆炸敏捷把這艘英國巡洋艦變成了燃燒的墳場,主彈藥庫產生殉爆時,龐大的火球直衝百米,20海裡以內的艦船都能看到這一壯觀的氣象。

擔負臨時旗艦的“皇家公主”號遭到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擯除艦的拱衛,3400噸級的窺伺巡洋艦“安菲翁”號居於右舷火線,900噸級的擯除艦“小鹿犬”號和“蠍子”號擺列左舷火線和右舷火線,當右舷海麵呈現德國高速戰艇的身影時,四艘戰艦接踵開仗,未幾會兒,麋集的炮火已在右邊千米擺佈的海麵構成了一道形同籬笆的火力網,看起來可保無恙,但聽到艦舷各炮位各行其是的戰役指令,貝蒂曉得這張火力網隻是徒有陣容,遂令右舷的1號和8號副炮持續以5度角發射引信延時最短的4型照明彈,並令全艦探照燈做好向右舷暉映的籌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