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炮冒死轉向的時候,兩艘戰艦的副炮炮手便急不成待地開仗了,並且兩邊各有4門6英寸炮(德國戰列艦副炮是5。9英寸口徑)具有射擊角度,固然它們的口徑遠小於對方的艦橋裝甲厚度(鐵公爵11英寸,凱撒13。8英寸),可當穿甲彈打在艦橋外壁噔當作響時,人們的心頓時都懸了起來。
分歧於戰艦設想者的泰然,戰艦的利用者們現在隻能在心中悄悄禱告。幸虧艦體很快向左回擺,人們的擔憂也即從戰艦顛覆轉到兩邊能夠產生的碰撞上來。
處在“腓特烈大帝”號身後的“凱撒”號明顯對己方旗艦的俄然行動毫無籌辦,它的前部主炮完成裝填籌辦開仗,炮長們冷不丁發明一個澎湃的黑影呈現在幫助對準鏡中,趕緊喝令炮手們停息射擊,而因為角度的乾係,它的後部主炮未受停滯而普通開仗,炮彈幾近擦著“腓特烈大帝”號艦艏飛過,兩艘戰艦上的人都驚出了一身盜汗!
麵對這類極其倒黴的局麵,托馬斯做出了一個驚人卻又符合英國皇家水兵傳統的決定:劈麵撞向敵艦!
4座50倍徑的12英寸主炮接連收回震天吼怒,在這類“槍口對腦門”的射擊間隔上,風波的顛簸使得向來以高深射術示人的德國主力艦僅僅獲得了25%的射擊射中率,但妙手過招,一擊足乃至命。
在離開傑利科戰役編隊時,“本邦”號等四艘超恐懼艦一起急趕,航速保持在20節擺佈,後因風波太大,而“征服者”號又呈現了一些機器毛病,這支臨時編隊的團體航速減慢到了18節。得悉“富麗”戰沉、伯尼分艦隊崩潰以後,坐鎮“本邦”號的托馬斯將軍令各艦降服困難咬牙對峙20節航速,並以這個速率同“前衛”號展開了一場陣容浩大的炮戰。在與“前衛”號確認身份以後,托馬斯決定將編隊航速降落到16節,令“前衛”號和“海王星”號從後部轉入編隊,如許一來,這支臨時編隊實際具有“本邦”、“獵戶座”、“征服者”、“雷電”、“前衛”、“海王星”六艘戰列艦。倉促趕路的托馬斯編隊本來獨一2艘擯除艦護航,狼狽的“前衛”和“海王星”則有2艘輕巡洋艦和3艘擯除艦,歸併一處以後,變成了6艘恐懼艦攜7艘輕艦艇,編隊佈局趨於公道,但這些輕艦艇尚未到達抱負戰位,卑劣的海況也大幅減弱它們的窺伺鑒戒感化,在“本邦”號前麵擔負前哨艦的“雀鷹”號擯除艦既冇有發明“前衛”號,也冇有發覺到德國主力艦隊,就如許埋頭向前,錯失了竄改戰局的機遇。
鐵公爵級戰列艦是英國水兵繼帕勒洛豐、聖文森特、巨人、獵戶座後製作的又一級恐懼艦。從獵戶座開端,英國主力戰艦的主炮口徑衝破12英寸,這也成為分彆恐懼艦和超恐懼艦的直接標準。至第一次天下大戰發作時,英國水兵已具有獵戶座、鐵公爵、布希五世這三個級彆共12艘超恐懼艦,而因為德國水兵最新製作退役的國王級戰列艦持續相沿12英寸主炮,德國人的第一艘超恐懼艦“巴伐利亞”號還在船台上施工製作,最快也要到1915年才氣列入現役。
半晌以後,“本邦”號兩座前主炮塔的觀瞄窗已能瞥見敵艦的後半部分,而與此同時,“腓特烈大帝”號的兩座雙聯裝主炮鏘鏘對準了敵艦的艦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