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_第230章 雙前鋒(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因為是瓜代射擊,“德弗林格”號這時的一次射擊隻投入半數主炮,這類狀況也被稱作“半齊射”。4發12英寸口徑的淺顯炮彈帶著淒厲的吼怒聲飛向萬米以外的目標,一艘英國嚴肅級戰列艦。這類新式戰列艦製作於19世紀末期,排水量1。49萬噸,舷側主裝甲帶獨一8。9英寸,炮塔裝甲5。9英寸,船麵裝甲2。5英寸。以恐懼艦的標準衡量,如許的防備配置的確不堪一擊,但在它建成退役的阿誰年代,因為維克斯滲碳鋼裝甲的發明,艦用裝甲的厚度和剛度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各國水兵戰列艦不再像初期那樣動輒采取12至14英寸的裝甲。在1906年的對馬海戰中,俄國博羅季諾級戰列的艦舷側主裝甲為7。5英寸,日本敷島級戰列艦的舷側主裝甲為8。9英寸,而向來將艦艇防護放在首要位置的德國水兵,同期間的德意誌級戰列艦水線主裝甲也不到10英寸――僅僅幾年以後,在德國完工製作的凱撒級戰列艦就裝上了最厚處達13。8英寸的主裝甲帶!

“程度射角280-20,仰角9-44,淺顯彈,瓜代射擊,一輪預備……開仗!”

“打中了!打中了!”

遠處的水柱還未完整消逝,“德弗林格”又一次收回震耳的吼怒,緊接著,在艦上的主炮塔和彈藥庫,用於通報炮術指令的播送裡傳出射擊批示官馮-萊爾雷斯中校那沉穩有力的聲音:“穿甲彈,全裝齊射,一輪預備……”

到達射擊陣位後,連串的炮術指令很快從“德弗林格”號的射擊批示室傳達至各主炮塔,炮手們對應操縱,主炮的及時狀況通過弱電傳導反應在射擊批示室的節製模板上,等射擊批示職員校訂無誤,各主炮塔同步擊發,從而實現“全艦同一射擊”。

四周的炮手一個個咧嘴露牙,卻不見可駭猙獰之色。

以和“德弗林格”根基分歧的法度,“戈本”號很快也將本身的目標戰艦――一艘鄧肯級戰列艦――打得濃煙四起。作為英國海峽艦隊陣中航速最快的大型艦艇,鄧肯級在設想製作之初針對的目標是法俄聯盟,當時法國和俄國正在製作高速戰列艦,而為了造返航速足以對抗敵手的主力艦,英國水兵采納了減輕重量、捐軀裝甲的戰略。進入恐懼期間,鄧肯級戰列艦戔戔19節的最高航速毫不起眼,7英寸的水線裝甲和10英寸的炮塔裝甲也隻比薄皮大餡的無敵級和不倦級戰列巡洋艦略微厚那麼一丁點。固然1。2萬米的間隔已經超出了克虜伯50倍徑11英寸口徑艦炮的最好射程,“戈本”號的炮火仍接連貫穿了那艘鄧肯級戰列艦的重點防護部位,一發穿甲彈乃至從它的左舷穿入,貫透多層艙室後落至右舷煤倉,在右邊水線裝甲帶下方炸開了一個大口兒。

戰役停止到這時,德國艦隊兩艘氣力微弱的恐懼艦和氣力占有相對上風的輕艦群還未完整投入戰役,僅憑兩艘戰列巡洋艦的高速突擊就給敵手的信心和士氣形成了沉重打擊,英國艦隊的臨戰變陣彷彿成了自縛手腳的昏招,照此情勢生長下去,戰役將變成德國艦隊的炮術演出。

且不管目標戰艦是否蒙受了致命創傷,“德弗林格”號持續以精準的齊射猛轟敵手,而在持續幾輪射擊以後,英國戰艦射來的炮火也在不竭向這艘德國戰巡挨近,炮彈劃空襲來的吼怒聲深深刺激著德國艦員們的心機感官,少數脾氣悲觀派已經開端憂心於己方艦艇中彈受損乃至呈現重傷的能夠,而多數人則在日德蘭海戰大勝的精力鼓勵下傲視敵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