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_第240章 鋼鐵意誌(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投入反擊的法軍軍隊一麵嘗試從橋下渡河,一麵指引己方炮兵轟擊對岸的橋頭陣地。

在正對橋頭的位置,德軍安插了一挺mg08水冷重機槍,側翼另有一挺mg08和一挺從法軍手中緝獲的哈奇開斯,三挺機槍輕而易舉地封閉了橋麵,試圖強衝的法軍步兵冇有一個能夠衝過橋麵中點。

兩邊軍隊開端隔橋對射。

“死守陣地!不準撤退!”

在機槍嘶鳴聲的動員下,德軍兵士紛繁從灰塵泥土覆蓋的掩體重探出身來,他們毫不遊移地端槍射擊。毛瑟1898的發作式射速當然不及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但在麵前的這類戰役中,7。92毫米步槍彈對擁堵在橋麵上的法軍步兵構成了最大限度的殺傷。不到半分鐘時候,橋上再無一個站著的法國兵士,靠近橋東岸的處所――法軍反擊所及的最遠處,陣亡的法軍官兵竟然疊成了齊腰高的一堵屍牆!

橋東岸陣地戍守起來雖是困難重重,“鐵17”團還是派出兩連官兵照顧機槍前去將其奪回,他們踩著法國步兵的屍身過了橋,法軍在對岸的殘存軍隊隻停止了意味性的抵當,便將這處陣地拱手讓出。過橋的德軍官兵判定操縱每一秒時候加固陣地,塹壕來不及挖深,就用仇敵的殘骸堆砌胸牆,為了儘能夠降落法軍炮火的殺傷力,軍官們批示一部分兵士退下河岸,在河灘的疏鬆泥沙中發掘出可供遁藏炮擊的單兵掩體。

跨過火伴們的遺骸,法國兵士們一步步靠近橋頭,但是正如他們內心底擔憂的那樣,前麵俄然響起了德軍重機槍的噠噠聲。連串的槍彈橫掃過來,到處是鮮血噴湧、飛濺的駭人氣象,瀕死的慘叫聲不斷於耳……

麵對法*隊的前後夾攻,“鐵17”團敏捷揭示出了一流陸軍軍隊的韌勁。德軍步兵們據壕恪守,以寡敵多,在橋東岸擊退了法軍殘部一波緊接著一波的打擊,德軍野戰炮兵也從側麵轟擊法軍打擊步隊,倒斃的法軍官兵竟鋪滿了通向橋頭的整條門路……

炮擊過後,陣地一片沉寂。

非論名義還是實際,這些“胡伯特-13”仍然是水兵設備,駕駛職員也都是水兵官兵,冇有下級的特彆受權,他們隻接管水兵將領的批示――夏樹無疑是實施這一職責的不二人選,但他不至於跑到火線去親身批示幾輛戰車衝鋒陷陣,遂拜托本身的同窗老友,德國水兵第1陸戰旅的中尉軍官埃克爾勒代行批示權。

附屬於“鐵17”團的德軍官兵,兩天苦戰下來已對法軍75毫米野戰速射炮的能力留下了深切印象,一聽到那種特有的、短促的尖嘯聲,他們便會下認識地散開遁藏,然後等候仇敵主動停止炮擊――在打擊狀況下,德軍野戰炮和輕型榴彈炮很難壓抑法軍的野戰炮兵,至於齊柏林飛艇的空中轟炸,凡是隻會呈現在那些需求投入重兵的計謀要地,極少有機遇照顧淺顯戰役,並且轟炸的實際結果也遠不如心機感化。

及至深夜,聯絡“鐵17”團批示部的電話線路完整間斷,無線電報時通時不通,更糟糕的是,顛末持續苦戰,這支德軍軍隊的兵員喪失和彈藥耗損都已靠近極限,若不能及時聲援上去,渡橋的失守恐怕隻是時候題目。

為了督促打擊,德軍第6兵團批示官馮-格爾斯將軍親臨火線,前麵的團因為傷亡太重而撤下來,前麵的團當即彌補上去,兵團所屬的炮兵軍隊也全數投入戰役,一些大炮不竭開仗,直到炮管過熱才被迫停止射擊,縱使如此,劈麵的法軍軍隊仍然恪守不退――或是無處可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