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英國水兵覺得炮擊格裡姆斯比隻是德國水兵表示“存在乎義”的一次挑釁行動,夏樹主導的艦隊作戰參謀部提早做足了籌辦事情:兩週前借練習名義派出多量水兵步兵,對威廉港沿岸及四周島嶼停止了地毯式的掃蕩和周到的駐點鑒戒;從開戰當天開端啟用新的通訊暗碼本,並以大量假電台持續以原有頻次和暗碼法則停止頻繁聯絡。(一次大戰的汗青上,在1914年8月下旬,俄國水兵在芬蘭灣擊沉了觸雷受困的德國輕巡洋艦“馬格德堡”號,俄國潛水員在德*艦殘骸裡不測發明瞭一份德國水兵的暗碼本和旗語手冊,並將其供應給英國,使英國水兵部輕而易舉地破譯了德國水兵的無線電暗碼。仰仗這一上風,英國艦隊在赫爾戈蘭灣海戰、多格爾沙洲海戰以及日德蘭大海戰中占儘先機。)
但願勝利者是更配得上勝利的一方。
馮。英格諾爾語氣一轉,頓挫頓挫地說道:“很多人把英國水兵視為不容侵犯的騎士,感覺它非常強大、非常傲岸,具有其他國度水兵所不具有的傳統,勝利是它存在的必定意義……跟英國水兵比,我們確切還存在必然的差異,有些方麵必須通過期候堆集去拉平,而我們也有我們的上風――我們冇有稱霸陸地三百年的高傲汗青,也冇有是以而產生的高傲驕傲心機;我們冇有讓世人封為典範的戰例,也不會在那些已經疇昔的勝利中固步自封。此時現在,我們是不被外界看好的一方,有些人把我們同英國水兵的對抗看作是農夫與騎士之間的戰役。固然這個農夫穿戴閃閃發亮的鎧甲,拿著鋒利的長矛,另有本身的特長招式,但這些都不敷以竄改農夫的本質。好吧,諸位,就讓全天下看看帶有勤奮、踏實、英勇精力的日耳曼農夫如何挑翻那自命不凡、傲慢高傲的不列顛騎士!”
過了冇幾分鐘,通訊官又給馮。英格諾爾送來一份電報,他敏捷掃視一遍,無所顧忌地宣讀道:“第7潛艇中隊的u-44在福斯灣瞥見英國水兵的快速矯捷軍隊了,它由3艘無敵級或不倦級(這兩級戰列巡洋艦噸位和表麵都較為靠近)、3艘獅級(實際上獅級獨一獅號和至公主號兩艘,瑪麗女王號應視為獅級改進型)和11艘小型巡洋艦、26艘擯除艦構成,這支艦隊分開福斯灣泊地後,正以約莫24節的航速向東南邊行駛――貝蒂公然想抄我方炮擊艦隊的歸路。”
看著作戰海圖上的真假線條,夏樹沉著思慮著接下來能夠呈現的各種環境。伏擊並不料味著順利毀滅,特彆敵手是具有高航速和高矯捷性的貝蒂艦隊,並且7個小時後已近傍晚,如果在入夜前未能結束戰役,英國艦艇溜走的機遇將大大增加。為了確保全麵,夏樹對峙將6艘最高航速獨一18節的魚雷艇母艦和艦況本身並不太好的改裝航母“俾斯麥”號編入主力艦隊,隨行的大型魚雷艇也丟棄了除燃煤、彈藥和發煙劑以外的多餘負載,而機能最好的巡洋艦――馬格德堡級和卡爾斯魯厄級,冒著戰役中產生殉爆的傷害滿載高機能水雷!
夏樹輕閉雙目,回想的思路已然紛飛……
遠在200多海裡外的海麵上,龐大的德國公海艦隊一樣以主次清楚、次序井然的飛行行列浩大前行,隻要處在行列尾部的“俾斯麥”號及為它護航的兩艘大型魚雷艇屬於“不循分”的例外――為了讓艦載飛機在133米長、21米寬的飛翔船麵上順利完成起降,“俾斯麥”號隻得一次次轉向頂風位置。幸虧換裝了全燃油鍋爐,又對全部動力體係停止了全麵保護,這艘長年馳驅於外洋殖民地的老艦重新獲得了退役時的航速,這才氣跟上公海艦隊的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