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武夫罷了,今後再找幕府僚佐想個吧,小事。”邵立德笑道。

隻是,亂世武夫就這個德行。彆說寄父子了,便是親父子,相殘的都不在少數。諸葛仲保趁著寄父病重冇法視事,且朝廷謀奪山南西道的所謂無益機會跳出來,不能說冇有見地。隻是他漏算了邵或人,或者說想到了,但有幸運心機,想上位想瘋了,終究落得個被諸鎮圍殲的了局。

諸葛爽留下兩位大將時,邵立德就模糊有些猜想了。此時看王、牛二人的麵色,估計他倆更是早就曉得。

這年初,半子也是有擔當權的。半子上位,隻要不是狼心狗肺之輩,多會容忍、照顧妻族。

“哪來的動靜?”

“大帥,長安有動靜傳來。”正對著輿圖思考呢,趙光逢俄然走了出去,稟報導。

運氣不佳,如此罷了。

“趙隨使,此番入蜀,韋昭度能成事否?”

“中官韓全誨傳來的動靜,進奏院那邊亦有公文上呈,皆言宰相韋昭度在開遠門惜彆朋友,互贈詩紀念,然後便帶著五千人馬出師了。”

邵立德安然受了這一禮,既是為了定下名分,也是為了安諸葛大帥之心。

本日受了諸葛仲方一禮,興元府諸將都看在眼裡。今後再搞甚麼事情,就得衡量衡量結果。

此番南下,雄師又是兵分數路,一起由南鄭直下,進入集州、巴州,毀滅進入本地且占有不走的通州兵馬。兩路從洋州南下,翻越大巴山脈,進入通、壁二州。

洋州還冇攻破呢,朝廷就迫不及待把目光投向蜀中了。這騷主張,也不曉得是誰出的,多數是南衙的朝官吧。

“鎮內另有吾逆兒不肖人所據諸叛州,爾等能夠討平之?若不能,還不速速向靈武郡王施禮?”諸葛爽咳嗽了兩聲,喘了口氣後,道:“都等著諸葛仲保入城後,再來招安爾等嗎?”

******

在他的印象中,此人還是有點武勇的,腦筋也不差。能有現在這個局麵,申明他身邊集合了一批實權軍將,不然怕是早就敗亡了。

岷州行營批示使楊悅帶領萬餘兵馬,先跟成州方麵扯皮了一段時候,待能夠借道時,聽聞興州已降,鳳州又被主力打下,因而派人陳述:武州吐蕃寇掠岷州,欲率軍討伐。

邵立德看了二人一眼,冇有說話。以他現在的身份和職位,隻要核閱彆人,而很難有彆人來核閱他。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諸葛仲方親口說有召必從,此後若食言,定失人望。屆時將佐離心,也是咎由自取。

當年華嶽寺“三巨擘”,王重榮就冇表字,李克用到現在也還冇取,邵或人也懶得取,因為已經不風行了。

我信你個鬼!邵立德看到軍報時都氣樂了。

“怕是成不了。此人帶不了兵,蜀中戰亂,兵事不休,韋昭度即便當了節度使,多數也節製不了衙軍,這川中,最後還是要便宜了其彆人。”

而提及諸葛仲保,邵立德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當年在關中討黃巢的光陰。

國朝武夫,文明程度有點低,名字像樣就不錯了,遑論表字?何況國朝見麵稱呼,即便是文人,也風俗稱排行,比如封渭就喜好喊黃滔“黃二”,而不是黃文江。

蜀地的環境,天然輕易離心。即便是相對虔誠的神策軍將領,在有機遇全據東、西二川時,野心就會滋長起來,就會鋌而走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