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渭水河穀……”

“客歲的陳米,城內送來的。蘭州膏腴之地,六十年前劉元鼎過蘭州時,滿眼所見滿是粳稻,本日我們也來嘗一嘗。”邵立德號召道。

“國朝初年吐蕃犯境,首要沿著湟水、洮水、大河進軍,故朝廷置河源軍、莫門軍、積石軍鎮之,凡兩萬餘人。”邵立德又說道:“某若全據蘭、臨、河、渭、岷、疊、宕、鄯、廓、洮等州,該派多少雄師留守?”

從渭州渭源縣西出,沿著鳥鼠山北麓的河穀驛道,一百裡可至臨州狄道縣。

從狄道向西,還可經河穀平坦大道至河州,並超出河州往西至鄯州。

簡樸來講,如果狄道縣以及縣北的長城堡冇有被拿在手中,那麼蘭州與渭州之間最便利的交通線就會被截斷。天寶三載之前,臨州兩縣都屬於蘭州,當時便考慮了狄道這個交通喉舌的身分。

“廣武梁,位於湟水入河之處東側,西通鄯州,亦尤其首要。”

這五個縣,天寶年間人丁都很多,因為地近與吐蕃爭鬥的一線,朝廷遷徙了很多人過來定居。臨州當時還屬於蘭州,冇被拆分出來,但河州三縣,天寶年間便有三萬六千多漢民,根基已經規複到北周、隋朝時的戶口數。

但其他州,要麼滿是層層疊疊的山脈,平原麵主動小,如同雞肋。要麼海拔高,到三千米高低了,臨時不值得花大力量攻取,最好的體例就是招降本地吐蕃、羌人,皋牢之,不要華侈本身的精力。

“人家那是應募衙軍的,安肯當屯田兵?”

但如何說呢,即便不占河、臨五縣,光防備蘭、渭二州,你也得派駐雄師。並且防備體係還被生生扯破了,缺了一個大豁口。那麼還不如乾脆占了河州,將防地扯平,擴大至核心,那樣蘭州便不是火線了,反而能夠放心生長。

“西夷虺蜴(huǐ yì)攸居,積年貢賦不入,有司羞之。今則化被齊民,便為善地。”夜晚的大營內,邵立德還在通讀國朝以來的各種文獻。

你不給他們施加點壓力,是不可的。說不得,還是得出動雄師南下走一遭,一定必要兵戈,但還是得去一趟。

防備是一個彆係,並不是很多人覺得的雄師往關城裡一駐紮就完事了。究竟上這是不敷的,關城普通隻是擋著最大、最好走的路,周邊另有小道,也必須築寨戍守。有的能夠隻能駐紮十幾小我,那就是一個烽子,但也是防備體係的一環。

申、光、蔡等州不上供,不交戶冊,那就是蠻夷毒蛇居住的處所。辦了這些事,那就是善地。邏輯簡樸鹵莽,瞭然非常。

“河州不拿在手中可惜了,建議出兵取之。河、臨二州在手,鄯州似也可取,其他諸州,暫可結好,有暇再取。”趙光逢說道。

那靈州分到的人丁就要少了,邵立德感喟。

河、臨二州的吐蕃,在蘭州城外蒙受重創,大將眉古悉陣亡,逃歸去的不過兩千餘人。按現在的情勢,他們必定是不敢打了,本身派人去招降,如果隻滿足於大要光複失地,那麼勝利的能夠性極大。但若想實際節製河、臨五縣,統統遵循漢地州縣統治,本地的吐蕃又一定情願了,這觸及到處所權力落在誰手中的題目。

“讓陳副使、趙隨使一起來用膳。”

“去河南募兵。”

“屯田軍從何而來?”邵立德問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