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三十二章 錢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看得出來,靈夏是比較缺絹帛的。

再今後,大抵就是西、中、東三城了。

從永清柵帶一千匹戰馬南下,到山南西道或龍劍鎮賣掉,然後換回蜀中絹帛、茶葉,到關中賣掉,采買一堆日用品。然後再北上,沿著綏州、銀州、麟州、勝州、振武軍城、豐州的線路走,將關中日用品在沿途賣掉,采買牲口和戰馬,順著靈州南下,走會州、秦州、鳳翔府至山南西道,與川中的牲口行完成交割。

好吧,西城目前隻是俗稱,還冇有城牆,不過人是真的很多。商隊在這裡逗留了半天,所照顧的白瓷就賣出去了幾百件。各種絲織品也賣了一半以上,若不是謝瞳讓留下一半,好有藉口持續北行的話,估計當場就能賣光。

趙成身後有百十個主子,大家挎刀持弓,皆是他在秦州那邊招募的保護,此中很多還是內附吐蕃蠻子,一個個窮橫窮橫的。光這副陣仗,若冇官麵上的照拂,早讓人當馬匪給剿了。

就絹而言,此時北方絹帛的質量大大超越江淮,即便到了宋朝,河北絹仍然超越江南絹。但南邊在高階的錦緞上麵出了很多佳構,打響了名譽。今後跟著北方氣溫降落,大量人丁搬家南邊,帶去了中本來進的絲織品技術,絹的團體質量也開端晉升,而不再是靠成都府、宣州等地的錦打天下了。

“這買賣賺得還是不敷利落。”趙成坐了下來,看著店家諳練地叮嚀店子給他端上酒菜,笑道:“若能把買賣做到歸義兵諸州,那才叫美滿。”

現在的靈州城,有點近似河陽。河中間的沙洲上一座城,東西兩岸也垂垂構成了聚居地,建城已經勢在必行。

這事,趙成以往想都不敢想,但邇來感覺,或有能夠。

做買賣,最需求一個安寧的次序。定難軍東征西討,已經把關內道諸路牛鬼蛇神一掃而空,順帶著連隴右道、山南西道都被犁了一遍。這是個四五百萬人丁的大市場,一旦有了安寧的次序,光做做牲口買賣便能夠大發其財,更何況世上不止這一弟子意。

自從搭上了靈武郡王的線,現在他們趙氏商行已經接辦了炙手可熱的蜀中馬匹買賣。

隻可惜,現在做買賣另有一些停滯。最大的題目就是絹帛不好估價,一個處所一個價,非常頭疼。銅錢照顧又不便利,何況也冇那麼多銅錢可用。

“這騾馬店好生暢旺。”趙成一出去,便笑道。

他想起了靈武郡王對他交代的事情,去蘭州創辦商行,爭奪把買賣向西做。如果能夠的話,能夠與歸義兵地盤上的那幫粟特販子合作,將西域商品發賣入中原,再把中原物事倒騰到西域。

此番南征,該部落又被抽調三百人。頭人苦思了一夜,感覺靈州官府應是不會放過他了,因而主動找到幕府,提出編戶齊民,然後領了一個州司功參軍的閒職,並獲得了一塊地,在這個關鍵路口開了個騾馬店,二十年免稅,做起了買賣。

謝瞳坐渡船分開了河渚,到了西岸。

但即便是草原馬,在川中仍然大受歡迎。特彆是跟著戰亂的減輕,偶然一匹戰馬能被炒上五六十匹絹的天價。最絕的是,戰馬本身是耗損品,如果運氣不好,一場大戰倒斃個千餘匹馬非常平常。某個地區買的馬越多,就申明本地越能夠發作戰役,而戰役發作後,常常會買更多的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