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假吐蕃,真黨項。不過他們多數也冇好果子吃,如果去武州還好些,頂多被人家趕走,如果去了會州,多數要被昑屈部截殺兼併。”
隻攻了一天,涇原黨項就撐不住了,要撤。程宗楚直接命令彈壓,斬首兩百餘,清算餘眾後,命令他們徹夜攻城,竟然一刻不得歇。
涇原貧困,軍用不敷,軍士們雖耐苦戰、死戰,但耐久得不到充沛的賞錢,這士氣底子就高不起來。此次情願出兵,還是因為要光複故鄉,畢竟很多軍士的家就在原州、武州,若換個彆的甚麼事情,想讓這幫人轉動,真的很難了。
眼看機會成熟,程宗楚采選了一千涇原軍精銳,趁著下半夜人最頹廢的那一刻,突襲攻城,竟然一舉衝破了出來,讓邵立德刮目相看。
邵立德沉吟了下,隨即道:“奉告程帥也無妨。十餘日前,某便已派信使快馬趕回夏州、靈州,持吾手令,調武威軍西進靈州,調定遠軍南下會州。算算時候,此時應已出動了。”
本身若不好好操縱這點,那才真是傻了。
國朝安史之亂之前,大力往河西、隴右地區移民,開墾地步浩繁,成了大唐比較富庶的處所,多年來一向用漕船往中遊的朔方節度使轄區運送糧草,供應軍需。
折氏與邵氏乃姻親,京西北局勢若此,夫複何言?此番還了他邵氏的情麵,助他光複會州,便出兵回家,保境安民。外間諸事,不複多問,除非天子有詔。
當然也有例外。吐蕃本部有一些遊牧部落,中唐年間占有原州後,每年冬春在原州放牧,夏秋則跑回青海放牧,一點不嫌費事。
吐蕃是且牧且耕的民族。軍隊出征,各部酋豪都要帶上本部公眾及主子,跟著統帥一起出征。每一次出征,實在都是一次全民遷徙。打下一個處所,奴婢們就去種地放牧。如果打敗了,要麼跑路,跑不掉就當場投降內附。涇原、邠寧、鳳翔鎮內的大量吐蕃、黨項部落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