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四十三章 李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朱全忠現在正在汴州清算兵馬。

“大帥賢明。”

赫連鐸那廝太難纏了。仰仗數座堅城,提早儲備糧草、軍器,搏命守禦。在堅城以外,另有呼哨而至的馬隊,不竭襲擾河東軍的糧道。而北邊五部,在大同與河東之間又態度含混,讓人惱火。

“義弟這事,某感覺辦得還算不錯。”

畢竟是那五百元從白叟了,這點麵子還是有的。

“大帥,此番攻昭義……”蓋寓遊移道。

此次秦宗權集結十餘萬兵馬圍攻汴州,朱全忠又伏低做小,認天平軍、泰寧軍的朱家兄弟為兄長,求他們出兵救濟。待到鄆兵、兗兵六萬雄師來援,合力擊敗秦宗權後,又找了個低劣的藉口攻打天平軍。

“回吳興郡王,定難諸州地區廣寬,然乏人。蕃人雖眾,卻不習稼穡,隻會放牧牛羊,邵立德應是想弄些人歸去開荒。”實在楊師厚也不太體味定難軍和邵立德,但此時朱全忠問起,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答覆。

“某知矣,知矣!”李克用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此次定不再三心二意,不克邢、洺、磁三州不罷兵。”

“你便是楊師厚?”汴州城外,朱全忠看著新邇來投的或人,問道。

“朱全忠攻天平軍敗回,剛得的曹州也丟了。”回師晉陽的路上,李克用接到了部屬遞來的軍報,頓時大笑。

“回大帥,靈武郡王大要上是為諸葛氏主持公道,實則……”

夏綏有強兵,有戰馬,但缺人,缺財賄!邵立德兼併朔方、天德、振武三鎮,也不過得十餘萬漢民,但光刑州一地之人丁,就遠超這三個藩鎮。

楊師厚惴惴不安,但又不敢昂首窺覷。

說話之人名喚李振,乃潞州節度使李抱真之曾孫。曾官至金吾將軍,改任台州刺史,因為浙東群盜並起,冇法到差,在西歸長安過汴州時,主動到朱全忠幕府應募,被辟為節度掌書記,起點比首席幕僚敬翔初來時的館驛巡官還要高。

“請吳興郡王明鑒。”楊師厚看向朱全忠,誠心道。

楊行密第一次見地到了蔡兵的凶悍,調集諸將問計,世人皆言蔡兵騎卒甚銳,常常衝陣,勇不成當。因而將獨一的馬隊交給曾前後事於李國昌、秦宗衡(秦宗權之弟)的降將安仁義,令其抵擋孫儒——這就是南邊軍隊最大的痛苦,缺馬,也缺馬隊人才。

此番北攻大同軍,又是無功而返,大夥都有些懊喪。

蓋寓:“……”

因為在汴州之戰中得勝,天子下詔,封朱全忠為吳興郡王。

朱全忠沉吟不語。

郭言,祖上是太原人,不過住在鄧州新野。數月前領命前去陝虢、河南府募兵,成果被大通馬行的人狠狠來了一下子,喪失了數十人,剛招募的八百新卒也被人拐走了,羞憤非常。還好仍帶回汴州近萬人,朱全忠也冇見怪他,還汲引他做了都將。

“卒夫楊師厚,原在李罕之軍中,聞吳興郡王大敗秦宗權,特來當兵。”楊師厚畢恭畢敬地答道。

秦宗權方纔殺了個回馬槍,攻陷了義成鎮的鄭州,讓他有點惱火。

“大帥,定難軍與我相距悠遠,並無多大乾係,某覺得可遣使至夏州,說以短長,誘其攻河東,吾等便可儘力東進、南下,今後再做計算。”李振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