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繁峙縣有三千叛軍,多為投降李氏父子的代州鎮兵,取之不難,怕就怕將士們不消命。”獵獵北風中,李侃的表情越來越不好。打下繁峙縣,已經是他降落目標的成果了。若按他的原意,此番巡邊,當是數萬雄師一起北上,光複統統代州失地。如果能夠的話,再打一打瓶形寨,斷雲州、蔚州間最首要的交通孔道。

乾符六年蒲月二十七,代州,晴。

在火線佈陣的忠武、義成兩鎮五千餘兵馬起了一陣騷動。他們回顧看了看,見李侃的帥旗仍高高立在小坡上,頓時熄了逃竄的心機,硬著頭皮籌辦接戰了。河東都鍛練使張彥球此時方纔過河,見敵軍大隊馬隊殺來,神采大變,立即帶著身邊數百騎上前,先接過了本來千餘馬隊的批示權,然後稍稍做了一番動員,馬隊分為三段,緩緩加快,朝一樣在慢慢提速的敵騎大隊迎了上去。

河東馬隊搏命反對。戰騎被阻,遊騎則散開繞擊叛軍側翼,兩邊數千馬隊在田野上墮入了追逐混戰當中。

不過敵軍馬隊到底占了先手,即便半途多次分兵禁止,此時仍有六七百騎擺脫截擊,也不敢繞路,直接從忠武軍、義成軍的連絡部一突而入。忠武、義成步兵大陣內飛出一波波箭雨,將大群披髮紮辨的北邊五部眾給射落馬下,餘眾不但不驚駭,反倒激起了凶性,他們將馬速提到了極致,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向李侃地點的小坡。

實話實說,忠武軍還是能打的。陳、許、蔡諸州精兵,在這個年代已經小馳名譽。前陣子劍南西川節度使崔安潛就派大將到陳、許諸州募兵,帶回西川後,與蜀兵相雜,得三千人,分為全軍,戴黃帽,號黃頭軍。

邵立德看著眉頭舒展的李侃,冷靜安排著士卒們設防。他很瞭解李侃的表情,到差河東,本是想做一番奇蹟的,成果被將門掣肘,想做點甚麼都很難。他現在必然很能體味曹翔、崔季康的感受,可惜二人已死,冇法再交換心得了。將來如果有機遇晤到竇瀚,倒能夠聊一聊,談談在河東與本地土著權勢鬥智鬥勇的事情。

敵軍馬隊還是比較有章法的。即便是在衝鋒過程中,他們仍然分出一隊,直衝張彥球所部,試圖將其擋住。而戰騎主力,則持續向前,一邊提速,一邊對準李侃地點方位,直衝而去,毫不擺盪。

隻不過一起行來,河東將領的各種行動讓他非常煩躁。冇有明著反對,但卻在公開裡對抗,如此軍心,是不成能與敵停止決鬥的。但也不能白手而歸,帶著這麼多人北狩,莫非不要費錢嗎?打下繁峙縣城,差未幾也勉強交代得疇昔了。今後的事情,今後再說,與河東將門的爭鬥是耐久的,不成能一蹴而就。

中午,就在李侃結束巡查,籌辦回營時,忽聽遠處的地平線上傳來隆隆的馬蹄聲。邵立德神采一變,剛要說甚麼,卻見李侃翻身上馬,重新回到本來的小高地上,細心瞭望。

蒲月二十八日,天氣陰沉,暴風驟起。正在渡河的河東軍大隊人喊馬嘶,速率一下子就慢了起來。上午李侃要出營巡查,按製,馬隊先出,步兵隨後。邵立德帶著鐵林都大部保護李侃行到距繁峙縣城約二裡的一處小高坡上,左前、右前乃忠武軍和義成軍,千餘馬隊在右火線掠陣,一個不太標準的野戰陣型。

鐵林都的士卒們現在已經從被衝鋒的混亂中緩了過來,不消過量號召,三人一組主動展開戰役。套路根基和盧懷忠那廝差未幾,一人用鉤鐮槍限定戰馬,一人持長兵器將人打下來,一人拿著橫刀、圓盾就上,操縱敵騎落地的貴重時候視窗,敏捷將其殺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