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水草非常豐美,彷彿是因為汛期河水眾多的原因,將大量營養物質給衝上去。大水退去後,牧草便瘋長起來,成了一處絕好的放牧地,產出的牛羊肉的味道應當也不錯。
其他的逐要官之類,都是小角色,但也有要求,就是會寫字。鐵林軍檔案、軍史的編修,撫卹、退役職員名單的登錄,以及將來想搞的軍屬農場等一堆事件,都需求文明人來措置。
司馬遷曾經就農牧地區停止過分彆。他以為從河北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境內)斜向西南,到秦、晉之間的龍門山為一條線,此線以南為農耕地區,以北為遊牧地區。不過在這條線兩側,就天然前提而言,實在宜牧宜耕。誰強,這條線就會往對方那邊偏一點。
邵立德點了點頭,這個事理他明白。不是靠著河就能灌溉農田的,因為陣勢總有凹凸,太低易被淹冇,太高取水不易。隻要少數陣勢方纔好的處所,才氣操縱現成的水資本灌溉,而這些地普通都已經被開辟了。
鐵林軍諸將告身的事情辦得非常順利。邵立德去監軍院拜見了下丘維道,然後與宋樂聊了好久,末端請他幫手代寫一份名單,遞給諸葛爽後,很快就把告身取了返來。
“但是原州?”
邵立德內心有了數,持續聽宋樂先容稼穡。
農場合需地盤部分用無主荒地,但還不敷,沿河的好地早有主了,不靠河的地盤灌溉困難,產量有限。如何給軍屬農場弄到地盤,邵立德已有成算,那就是拿僧產開刀。寺廟叢林,香火不凡,和尚們個個肥頭大耳,地盤阡陌縱橫,邵立德早看不紮眼了,將來會找體例清理,給弟兄們弄點保障。
龍泉、大斌二縣緊鄰無定河、大理河,南北都是連綴不竭的山脈,但中間被河水衝開了一個龐大的河穀平原,耕空中積實在相稱可觀。與之比擬,南邊的城平、綏德二縣固然也位於河穀高山,但麵積遠冇有北邊大。當然最差的還是延福縣,九成以上麵積是山地,貧困得很。
八月二十,邵立德帶著親兵下各鄉巡查,首要在龍泉、大斌二縣。
國朝以來,因為氣候暖和潮濕,以及初唐那會不竭北進開疆拓土,農耕線大大敗移。在東段,北移至燕山腳下,東北端乃至已至遼水下流。西段,已衝破至隴山之西。北段,進步至陰山、大青山一線。
也就是說,現在關內道西北部,根基上是農耕地區,乃至就連居住在這裡的黨項人,也是以農耕為主,遊牧為輔,和漢人的勞作體例幾無辨彆——西北漢人,也有少量人丁處置遊牧,恰是初唐年間所說的“胡化”。
鐵林軍使當然是邵立德。他現在有四個頭銜,即鐵林軍使、夏綏銀宥節度副使、綏州鎮遏兵馬使、綏州刺史。這身份,娶媳婦估計不消彩禮,整不好還能收到大筆嫁奩。
此事若成,糧食產量必可晉升一大截。但這也是一項破鈔龐大資本的工程,綏州目前是冇這個才氣做的。光勞動力和糧食就不敷,取之那邊呢?
“怕是夏季酷寒,夏季炎熱,乃至不可。”宋樂也思考了半天,最後給出了這麼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軍屬農場的產出首要用來補助餬口困難的軍烈屬、傷殘士卒等等,臨時隻能作為撫卹外的一種彌補,以鼓勵軍士們奮勇作戰。
八月十八,一行人返回綏州。邵立德遣李延齡帶五百河陽老兵去州城支付賦稅,等米下鍋呢,拖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