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
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覺得天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之用。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波折生焉。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罷了,不敢
道。
(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成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
24.企者不立;跨者不可。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04.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
23.希言天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孰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處置於道
可托天下。
0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是以賢人之治,虛其心,
27.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是以賢人常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滿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其徼。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樸散則為
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34.大道泛兮,其可擺佈。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
。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05.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六合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為。上義為之而有覺得。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