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每年的寒暑兩個大假期,黎想根基甚麼也不做,帶著金珠、金玉和兩個孩子另有夏天去廬山、黃山等地避暑,夏季去雲南、海南等地采風,偶爾也回故鄉,實在說白了就是陪著老婆孩子玩。
客歲,張曉潔把金珠的自傳體小說《我們的家》拍成了電視劇,這是金珠第一部當代長篇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冇想到前段時候在中原電視台首播收視率竟然創了新高,外洋版權也賣了一個天價,張曉潔天然是名利雙收了。
坐下來剛給黎想發了一個簡訊,還冇比及黎想答覆,金珠的手機便響了,是鄧傳授打來的,讓她有空去一趟黌舍,說有嚴峻發明。
“也好,我也是這個意義,一小我的精力老是有限的。轉頭教員跟他們幾小我也說說。”
這幾年黎想和李一方的乾係固然還是相見如冰,不過和李睿鐘的乾係倒是進了一步,除了暗裡來往兩人另有很多停業上的來往。
“誰說我的人生冇有遺憾?我特彆想要生一個女兒,可惜我家阿想不承諾。”金珠提及這件事來就牢騷頗深。
“這是一名民國的汗青教員寫的研討文章,我也是偶然中從圖書館的一個角落裡翻出來的,上麵充滿了灰塵,我拿起來獵奇地翻了翻,發明書中很多觀點都很精煉,唯獨這段筆墨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才把你喊來問問。”
“教員,你這書是從那裡來的?”金珠感覺有幾分奇特,因為她從冇有看過近似的質料。
金珠本身本身也不差,她固然冇有建立事情室,不過每年根基也有一部小說問世,並且她的小說一出來,不但是收集熱銷,實體書、電視版權、電影版權、外洋版權、乃至另有甚麼遊戲版權都是火得不要不要的,彆的,她一年還接到很多國表裡大學的講學聘請,是以加上講學費和亂七八糟的稿費,她一年也有一千來萬的進賬。
翻了翻扉頁,金珠看著扉頁上的名字墮入了深思,康恒,這個名字很陌生,她並冇有聽過。
“冇甚麼,就是總也不出門,有些不太適應這氣候了。”金珠站穩後笑著回了一句。
不是她矯情,究竟也是如此。
金珠一看書上說的朝代、國度恰是本身上一世的時空,再看看這些鼎新辦法,她天然曉得是誰的手筆了。
雖說她現在還是一個門生,可身家早就過億了,黎想現在成了國際聞名修建設想師,設想出來的作品拿過好幾個國際大獎,是以他現在接一個項目起價都是八位數,為了求精,他一年隻接三個項目,這一項的進賬起碼是三千萬,再加上公司的其他分紅,他一幼年說也有四五千萬的收益。
本來金珠也冇籌算來赴這個約,因為接到電話時她正和黎想在九華山避暑呢,可巧黎想也接到了李睿鐘的電話,說是他老婆生二胎了,總算也喜得貴子了,要擺滿月酒,請金珠一家來插手。
“教員,這件事我也是第一次傳聞,如許吧,我歸去以後再好好找找相乾的冊本,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乾證,不然單憑這幾句話我們不能下結論。”金珠冇有說實話。
金珠醒來也快四年了,這四年康家也是想儘了統統體例,又是求神拜佛又是廣撒善緣的,可康學熙還是躺在那邊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