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_第十四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酒餘人散後,單獨憑闌乾。

而南北之地,最贏利的買賣,便是將北方中原的羊和馬賣到南邊,再從南邊買入茶、絲等賣進北方。

六月中旬,郭榮便帶著人押著貨色上路了。

不過現在南唐境內尚且安寧,流民山賊未幾,過了淮河進入北地,賊寇便防不堪防了。

“本年下南邊來收茶,本就晚了,若不是大郎你客歲就定下了茶葉,本年怕是收不到好的。這一起歸去,還是盼著路上能承平些,就能早些回太原。”鄭好謙說。

歌聲自秦淮河邊一叫“丹朱樓”的酒樓當中傳出,歌聲幽婉,惹人入勝。

見到郭榮前來,便問道:“大郎,那陳確如何?”

畫樓簾幕卷輕寒。

“到了壽春,便能轉走水路,沿穎水蔡水而長進汴梁,他便也冇甚麼可拖後腿的。”

第十四章

在北方藩鎮軍閥連連大戰的環境下,淮南相對處在安寧的生長當中,北方士報酬遁藏戰亂,很多都遷入淮南。

陳確固然身上帶著秦淮河上的胭脂之氣,但周公周宗讓他此次跟著一起北上去洽商良馬之事,他便也不敢怠慢,當即應了下來。

北方晉國和南邊的貿易交換非常繁華。

自從列祖李昪在秦淮河邊修建了太學國子監,秦淮河便成了士子的聚居地,這裡比之之前更加熱烈。

萋萋愁煞天孫。

本是籌算從揚州走水路北上,以後便也隻好改了走陸路北上。

李昪在943年駕崩後,其子李景繼位,並改名李璟,年號保大。

這裡堆積著南唐的高官權貴,以及從北地而來的大族士人,另有各國販子,手產業者,和尚相士,普通百姓……人丁浩繁,販子繁華。

現在恰是南唐保大三年。

對郭榮茶葉來歲會漲價的判定,鄭好謙很不能瞭解,問道:“來歲茶葉會漲價,這是為何?你有朝中的動靜,要調稅收?”

芳華意緒闌珊。

等將陳確送回府中,郭榮帶著幾個部下再次去看了貨,鄭好謙作為郭榮部下的書記,此時正在堆棧裡查貨。

此次運往北地的茶葉,共有近五千斤,另有一些絲綢和金銀器,貨色貴重,郭榮帶了近百人押貨,而這百人,皆是年青力壯,不但是要押貨,更重如果要抵擋山賊流民。

郭榮卻對這些傷春之詞冇有興趣,不過是擁戴陳確兩句罷了。

周宗是南唐高官,又很長於做買賣,家財钜富。

郭榮一邊查抄堆棧裡的茶葉成色一邊說道:“從江寧到壽春這一起,有周公的公驗,我們就能一起順利,那陳確也不需他見過兵器吃過苦頭。周公派他跟從我們前去,怕也隻是讓他去做個監督,他起不了其他感化。”

而陳確嘴裡的翰林馮延巳,乃是現在天家跟前的大紅人,現在天家好詞曲,身邊寵幸之人,也多以詞曲見長,馮延巳便是其一。

鄭好謙道:“好歹我是讀詩書要考科舉之人,又不是武人。如果我考上科舉,如馮閣老普通,即便不為內相,也能出為節度使,多少士人以此為畢生尋求。”

郭榮坐於席上,他劈麵一麵白不必的年青男人手中握著酒杯,一邊聽著歌姬的歌聲,一邊用手指在案桌上小扣節拍,神采沉浸,等那歌姬一首唱畢,他纔對劈麵的郭榮說道:“郭兄,這首臨江仙乃是翰林馮延巳馮學士新作,現在教坊已經傳唱開了,這詞神韻悠長,鳳笙那邊,明月照傍晚,妙極,妙極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