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垂下視線,遮住了眼底翻湧的情感。
從當時起,趙子龍的身影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還是……
他顫抖動手指,一筆一劃地謄寫著戰死兵士的名字,每寫下一個,心口便如同被利刃狠狠剜過。
軍隊回到帝都,萬人空巷,百姓夾道歡迎,喝彩聲震天。
他伏案痛哭,肩膀狠惡地顫抖著,哭聲在沉寂的虎帳中迴盪,如同一曲悲愴的輓歌。
" 但是,他的聲音很快就被淹冇在震天的喊殺聲中。
寫到“陳大勇”時,他手中的筆重重一頓,墨汁暈染開來,在潔白的紙上暈開一朵淒美的墨花。
諸葛亮走到他身邊,悄悄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命人取來戰死兵士的名冊,一頁一頁地翻看著,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名字。
殘陽如血,染紅了班師的旗號,卻也映照出兵士們怠倦的麵龐。
趙子龍卻一把抓住諸葛亮的手,力道之大,讓諸葛亮微微吃痛。
現在,韓重言長眠地下,他卻獨活於世,這讓他如何麵對韓重言的在天之靈?
趙子龍站在燃燒的曹軍旗艦上,望著滿目瘡痍的江麵,眼眶泛紅。
韓重言的佩劍早已捲刃,身上也添了數道傷口,鮮血染紅了衣衫。
我們……
韓重言……
但是,趙子龍的臉上卻冇有涓滴高興。
淒厲的哀嚎聲、兵器碰撞的叮噹響聲、烈火燃燒木頭的劈啪聲,交叉成一曲悲壯的戰歌。
曾經浩浩大蕩的數萬雄師,現在隻剩下幾千殘兵敗將。
與此同時,在另一個空間,李太白的靈魂正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飛速地穿過一片渾沌。
他深深鞠躬,眼眶再次潮濕。
當時他一心求勝,急於建功立業,反對了韓重言的建議,對峙走水路,這才導致了這場慘烈的喪失。
燭火搖擺,映照著趙子龍蕉萃的麵龐。
“勝負乃兵家常事,你不必過分自責。”
諸葛亮悄悄地聽著,目光通俗,不知在想些甚麼。
烈火吞噬著曹軍最後的戰船,濃煙掩蔽了星月,江麵上漂泊著無數殘骸和屍身,氛圍中滿盈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竟然是一副女子的模樣!
“兩位將軍,一起走好。”他的聲音哽咽,在喧嘩的喝彩聲中顯得格外悲慘。
李太白見狀,悲呼一聲,撲到韓重言身上,卻也被亂軍踩踏而過,骸骨無存。
懊悔如同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內心,讓他痛不欲生。
熊熊燃燒的戰船,如同天國的火舌,將他們吞噬殆儘。
他伸脫手,想要再次安撫趙子龍,卻又在半空中愣住,終究隻是悄悄歎了口氣。
“子龍,疆場之上,瞬息萬變,勝負乃兵家常事。你已經極力了。” 諸葛亮的聲音還是安靜,卻帶著一絲不易發覺的顫抖。
是賞識?
一顆流矢不知從那邊飛來,正中韓重言胸口。
俄然,他猛地抬開端,眼中閃過一絲痛苦的掙紮。
嬌美的麵龐,荏弱的身姿,與疆場上阿誰英勇恐懼的將軍判若兩人。
情素。
但是,他不能,他不敢。
“李四……”他的聲音越來越哽咽, “王五……”
趙子龍猛地抬開端,眼眶通紅,淚痕班駁。
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熟諳的身影——韓重言。
他蒼茫地環顧四周,卻甚麼也看不清。
夜深人靜,趙子龍單獨一人來到虎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