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夫人不覺歎了口氣,身子重氣也沉,緩了一刻才道,“睿兒,今兒尋你來是有事籌議。明兒……或是後兒我就往家廟裡去了。”
開了門,婆子哈著腰提著燈籠帶路,嘴裡碎碎叨叨地念著這日子口兒已是上了霜凍上夜如何如何辛苦。石忠兒順手接過燈籠,丟了一串大錢疇昔,這才小跑著趕上齊天睿,“爺,爺,”
“我的爺主子!”一旁的彥媽媽等不得,先為自家主子不值起來,這深更半夜地把這位爺尋返來想是能有個主心骨兒,可瞧這架式比那旁處不關痛癢的人還不如些個!“二爺,您當太太往家廟去做甚麼去?太太她……她這是要到廟裡修行去了,不返來了……”說著話,淚也來得快,竟不成聲兒了。
約莫走了半個時候,方纔來到南城齊府。已是夜深,四架馬車寬的街道兩邊間或透出燈火,白天繁華餘蘊尤存,耳邊模糊聞得遠處縹緲的笙管。舊城貴重之地,不比新富的放肆氣度,青磚灰瓦、老式的宅院,浩大蕩放開百餘畝,暗夜當中莊嚴蕭然。一眼瞧疇昔,正門兩盞燈高挑“翰林,齊府”,無月之夜照得石階慘白,兩座青獅亦一股森森之氣。
防盜章!!
齊天睿身子後仰靠進圈椅裡,懶懶的似是絕望,閔夫人有些咬牙,“你當僅此罷了麼?你當老爺他就此肯罷了麼?!那就是個認死理兒的人!不過見了幾麵,竟是認準了那門親!那個勸都不頂用,擔擱了多少年才肯另娶。若非如此,你怎的能比長房裡的天佑小這麼些個?……自打我進了門,倒像是這樁苦是我給他的……”說著,閔夫人的淚撲撲掉,“成日介在書房,詩、書、琴,哪一個與我相乾?多少年,人隻說我們西院裡好,隻這一家子三口兒,殊不知這裡頭的事,誰又當真曉得!”
齊天睿聞言,這才把手裡的茶盅擱下,“不是姓寧麼?怎的又姓何了?”
不待人應下,齊天睿這邊已是落座,接過身邊婆子遞來的熱茶儘管抿了起來。
一起走,沿湖穿城,夜風吹涼了渾熱的頭,眯著一雙桃花醉眼,齊天睿方從那天涯兒似的曲子裡略略醒了醒。深更半夜的,好人家不是都關門落鎖、安然夢去了麼?怎的那深宅大院的倒有工夫三番五次地來擾他,若非親孃,這一遭斷是難去。
“哪個?就是老爺這些年心心念唸的那一個!”
起更入了夜,花圃角門這般冷僻的處所捂個暖爐最是吃酒耍牌的好地界兒。分在此地的也多是手腳粗笨、做不得甚麼活計的婆子們,不過仗著自家爺們兒在府裡當差謀個閒職,實則儘管看門,並不管來往迎送。更況此處亦非端莊的出入,遂乍聞門聲並不籌算理睬,隻是這府裡東西兩院,東院大老爺房的人從不走這邊的園子,西院人丁希少,太太婦女們早該睡了,這會子還能有誰?隻怕這位二爺。這位爺十年前被二老爺一頓家法逐出府門,十年裡頭哪管他在這金陵城折騰得天翻地覆,齊府的大門也是彷彿緊閉,不聞,不問,再不乾係。隻在三年前二老爺病重棄世,膝下無孝,這才又把他尋返來。既是返來了,便是這西院二房的端莊主子。更況,上頭的主子們不經意,底下人可都曉得,這位爺不遵祖訓、不學無術,倒是混跡商賈、一手的好玩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