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奴十年_第146章 “叫他,蕭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轉過來。”

一起往北走,沿著疇前陸商給的那條線路,越走越冷落,越走越顛簸,顛得她一身的骨頭都要散了架。

幸虧有錦被遮擋,不必使她尷尬。

孩子生的時候,蕭延年就在一旁。

還折騰甚麼呢?

再冷再殘破,那也是少時餬口了多年的處所呐。

夏季的時候攙她去門口小駐,他會望著北方的山巒,凝神望上好久,再歎上個一聲,“這時候,中山早覆了一層厚厚的雪了。”

要下上個三尺,要把統統的山啊,河啊,橋啊,屋宇啊,粟米地啊,全都覆上厚厚的一層。

死敵的孩子,他竟然肯。

那些撥浪鼓啊,竹哨啊,風車啊,竹蜻蜓啊,全都派上了用處,把蕭硯逗得高歡暢興的。

他們用竹子做竹哨,風車,竹蜻蜓,還能用竹子做出弩箭和滾燈來,淨做些小男孩兒會喜好的小玩意兒。

小狗跟著進收支出地吠叫,這便清算東西要走了。

旁的到底冇甚麼可說的,走得很急,她慌亂中帶了個竹蜻蜓,塞進了蕭硯的繈褓中,這就疾疾跟著上了馬車。

“回北國。”

阿磐常望著如許的蕭延年入迷。

屋裡的爐子生得極旺,一天到晚地添滿了鬆枝炭,也一天到晚的都有雞魚湯。

除了發酸,也不曉得到底另有甚麼滋味兒了。

阿磐原想說一句,“他該姓謝啊。”

給她煮鴨蛋,煨雞湯,燉牛肉。

可那人點了頭,他應了,他說,“好。”

那人待她好,待她的孩子也真好啊。

就這麼過著也挺好的。

若一向這麼好,便也都罷了。

這是個避世的好處所,外頭多亂啊,一出了山,又將是馬嘶兵荒,到處都在打。

他還說,“今後,我給你......種一片蕓薹。”

她有點兒喜好那小木馬,蕭硯太小,還來不及坐呢,她說,“阿硯會喜好的。”

這冗長的日子,她夜裡總有這麼一句話,那人也總會及時送過來一杯熱水。

這叫甚麼話呢,不管是不是,到底是真的要走了。

望著望著,就忍不住想要哭一場。

給她做中隱士的餃子,肉丸,熱湯麪。

分開春也冇有多久了,聽範存孝說三月就能開,如何就這麼急著要走呢。

接生的穩婆原不準男人在一旁,可誰管得了蕭延年呢,阿磐也管不了,他定要在一旁不成。

她纔出月子,還帶著孩子,還去那麼亂的處所乾甚麼,還去那麼遠的北國乾甚麼啊。

那人抱著那繈褓裡的嬰孩,望了好一會兒,他說,“你瞧這一撮毛,朝天翹著,像一隻倒過來的狼毫。”

再說人生下來本就是一張白紙,好與不好不都是要靠後天的教養嗎,教養得好,哪有甚麼犟不犟的。

時候久了,漸漸地也就不肯再折騰了。

孩子是在這一年的正旦生下來的。

安穩的日子過了這好久,她已經不想走了啊。

是個小男孩。

她說,“帶著小馬吧。”

他還要解釋,“你瞧這‘硯’字,左邊一石,是你,甚好。”

“那......那帶著狗吧。”

馬車就停在柴屋外頭,那人來叫他,“阿磐,上車吧。”

她想,蕭延年他在做一個父親該做的事啊。

北國的夏季雖冇有雪,但仍舊是極冷的。

那人無需去鉗她的肩頭,也不需說甚麼重話,隻輕描淡寫地一句“轉過來”,就叫她轉過了身子。

她的月子做得也好。

她一眼就看出了那孩子像誰,那眼睛啊,鼻子啊,嘴巴啊,長得與他父親一模一樣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