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流民進入義陽八郡直接去本地官府登記造冊,可領人均十畝的均分田,第一年可支付免費種子並免除賦稅,從第二年纔開端征收一畝兩鬥的薄賦,流民參與根本扶植,每天每人都能夠享用五十到一百錢不等的補助。
魏延便連連公佈了幾項政策,以鼓勵外來流民主動進入義陽八郡安居樂業。
現在的義陽八郡在魏延強力管理下,垂垂規複本來的氣象,成為大漢一片溫馨的膏壤,其他處統統戰亂,公眾一向不得安寧,天然偶然種田,歸正種了也是給那些賊兵糟蹋了,公眾很多都流浪失所,很多都落草為寇,不管是做流民還是流寇,糧食對他們始終是最首要的東西,魏延便用那一億多小麥來誘使更多的流民、流寇來義陽八郡。
南陽郡的的天然堿儲量達8514萬噸,儲量位居亞洲第1、天下第二。藍石棉儲量達5800萬噸、銀金屬儲量達2729噸、藍晶石儲量達498萬噸、紅柱石儲量達450萬噸、金紅石儲量達255萬噸、黃金金屬儲量達122噸、大理石儲量達25000萬立方米、石墨儲量達2158萬噸……其他各個郡縣也都有魏延和種子神器能夠探測出來的大量礦產,完善的隻是礦工,大量礦工!
第三點,流民可免費入住同一製作的宅院,流民的後代同一免費入讀各郡縣鄉亭設置的中小書院,流民可享用各郡縣鄉亭設置醫療所的醫療辦事,流民可參軍參軍插手處所郡縣鄉兵,總之一句話,義陽八郡本地人享用的統統遍及的福利報酬,外來的流民都可享用。
第一點,流民不再強迫編入屯田,畢竟屯田比起普通的均分田自耕農來講,拿去四五成的支出,剝削太重,難以耐久,同時魏延亦感覺屯田兵團下轄一百萬人,範圍過大,有些尾大不掉,故意減少屯田兵團下轄公世人數,便規定今後隻要俘虜兵、盜賊等需求停止勞動改革的才入屯田兵團。
魏延不是一個眼睛就盯著麵前一小片處所的鼠目寸光之輩,他曾想過,跟著本身麾下數十萬雄師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國土,將來的邊境麵積冇準會遠超秦皇漢武期間。
等諸侯混戰發作、災荒頻發今後,其他州郡的大量流民必將大量湧入義陽八郡,他們臨時能夠處理製采礦、種田勞力不敷的題目。
但是,在這個東漢末年,後代阿誰天下糧倉魚米之鄉的江南還隻開辟出兩成地步,另有七八成的荒地未曾被人開墾,更不消說其他處所了,後代能開墾出十八億畝地步,而這個東漢末年的大漢國土麵積不遜於後代,但耕空中積隻要六億多畝,如此推斷,另有三分之二的耕地冇被開辟出來。
不過,魏延已經決定從全民族的高度來,考慮出台一個全新的政策。
在這個期間的人眼裡,義陽八郡礦產很少,但在魏延眼裡,可謂各處黃金。
因為遼東的公孫度、荊州的劉表、兗州的曹操都認識到人丁、糧食的首要性,他們都儘力地招攬流民,也都效仿魏延的惠民政策,他們地盤四周的流民也不肯意捨近求遠,投奔義陽八郡。
石韜的屯田兵團在收編各路降兵、流民以後,現在已經有一百多萬人。
魏延心中有些煩憂,以三千多萬漢人再加上掉隊的出產力,如何才氣把後代十三億人以先進的出產力才勉強開辟完的國土給開辟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