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仙蹤_第354章 ·寒風走馬出鹹陽(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聽著李儒如許闡發,董卓倒是悄悄哼了一聲:“洛陽城裡,向來是風波雲詭,焉知這位孔仆射的將來,會比十常侍好些?不要我們操心奉迎,最後卻全做了一場空!”

而董卓一手打造出來的這支西涼董家軍,也要隨之分化、崩潰,拆散到涼、並各郡的郡兵中去。

半晌後,卻聽得董卓微微一歎:“文優,天負氣勢洶洶而來,隻怕是來意不善,你在都下交遊廣漠,對這位孔仆射,有甚麼友情冇有?”

聽著最後一句,董卓神采淡然,眼中倒是鋒利起來。

看年紀,這位在涼州一度叱吒風雲的狠角色也不算年青了,鬢間模糊都有了根根白髮。但是呼吸安穩悠長,一息穩定,全都仰賴多年來在軍中打下的好根柢。

……

宣旨已罷,孔璋嘴角噙著笑,親親熱熱地就哈腰將董卓攙起來了,也幸虧他這個肥胖文人另有這麼把子力量。

堂中下首,坐著個頭戴進賢冠、一身公服的中年人,望著堂上閉目似在假寐的董卓,寂靜不語。

可惜麵前這個肥健陰鷙的老軍頭,又哪有那種情操來著?

李儒這等為貴官謀主的人物,那裡不曉得這是甚麼意義?含著笑就率著一班子屬吏退得老遠,隻把這私密空間留給這兩個老男人。

兩位大員,固然一個兩千石,一個比千石,可孔璋又是持節而來,兩邊算是敵體,就這麼談笑晏晏地牽動手,直入了太守府正堂。依著朝廷體製,先由孔璋立在堂上,董卓下拜聽旨,將最新的調兵詔令就這麼傳達了一通。

說罷,他一抬手,止住了李儒前麵的話:“差未幾,那位持節宣旨的孔仆射也該到了。文優,且隨我去迎他一迎,宣旨大臣麵前,我們這些禮數總要儘得全麵!”

而孔璋現在如此篤定,彷彿自發把握了最無益的構和前提!

冇了旁人在邊上,孔璋叫得也更親熱了些:“仲穎兄軍功赫赫,實為國之乾城。此番涼州平亂,亦不過談笑間破敵耳。若說朝廷恩賞,實出於上,璋不敢斷言。但若能儘掃不臣,朝廷又豈不肯與仲穎兄如安亭侯普通的功業?”

比起那些總覺得舌頭要比刀劍有力的洛陽公卿,這纔是最合適的合作工具。

還不是因為河東郡囤有他在涼州十幾年含辛茹苦拉起來的這支人馬?

要放在後代王權登峰造極的期間,這點擁兵自重的心機手腕,就充足中樞當中、九重之上的人物給董卓送來一杯毒酒、三尺白綾的了。但是兩漢固然號稱師法秦製、實施郡縣,實則到了東漢之末,郡縣之間,恍若封國,特彆涼、並邊地的太守,事權之重,也不下於西歐所謂領主大人了。

河東太守府中,隻要一個高矯健碩如人熊的人物,悄悄閉目端坐。一身鬆鬆垮垮的袍服,穿在他身上,稍稍有了點緊身衣的意義,身側所佩的銀印青綬,倒是明白無誤地揭示著他真正的職位。

孔璋渾如不覺,正色道:“若此番能打掃涼州幾路叛軍,封侯何足道哉,當表仲穎兄為征西將軍,永鎮涼州一部!”

彆的非論,身為幷州刺史的董卓,卻好死不死地不守著幷州治所晉陽城那等大城,天六合朝河東郡跑甚麼?

李儒聽著董卓發問,忙一欠身,向著本身這位主公笑道:“主公何必憂愁?向來持節宣旨,都是調派六百石高低的大夫、郎官們。這位孔仆射,身為謁者台主官,卻親身討了這麼個差事,以尊位就卑職,正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主公還怕他怎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