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春秋苑,孔尚國粹院,它是天陽城除了皇宮另一個崇高的地點。
此時看來,三大文豪均是氣度不凡,一襲白衣裹身,長髮長鬚隨風翩翩飛揚,比擬之下,站在他們前麵那苦行僧則有些不堪入目,一對赤著的雙腳,身披灰色僧衣,衣服上補丁到處可見。
“這是哪兒來的敗落乞丐,竟敢與三大文豪叫板?”路人見狀不免嗤笑這苦行僧敢和三大文豪比試,當真是不自量力。
三大文豪的神采倒有些吃不住了,不過,到底是大師,見慣了大場麵,倒也不覺得意,隻感覺這和尚出口成章,胸有成竹,是個可貴的敵手,比試的興趣反倒更濃了。
不過,三大文豪均是飽讀詩書之輩,雖各有所長,但也兼修其他,對於域外學問也有瀏覽,這梵學說來通俗,但在這三位文豪看來,恐怕也一定是最好的學問,就他們所知,儒家之禮法和道家之天然,那纔是第一等的學問。
苦行僧道:“這便是我來孔州弘揚佛法的事理。天放學佛之人很少,悟道者則少之又少。如此大多數人便逃不了貪,嗔,癡。而這三毒便是貧繁華賤的本源。若天下人皆知佛理,視統統如浮雲,又何來貧繁華賤之說法?”
苦行僧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這些卻又是三人在佛經籍籍中未曾見過的,可見此人對於佛理,已然有了本身的貫穿。
南宮鑒拱手道:“大師送來三物,我等已閱覽結束……公然是傳世佳作,能得一見,茅塞頓開!”說罷,南宮鑒揮了揮,從他身後走出三位身著青袍的年青弟子,他們恭恭敬敬的呈上三大木盤,木盤上各放著一件事物,用斑斕綢緞覆蓋。
孔尚王朝曆代帝王均出自孔氏一族,極好文風,是以孔州大陸書院林立,文風極盛。孔州大陸雖地處偏僻,文人學士卻到處可見。在孔尚王朝都城,天陽城,更有三位驚世駭俗的文豪大師,彆離以其文法意境,詩詞文采,畫風超脫,冠絕人間。
這一番話說完,四下人群發作出一片喝采聲,均為這外域和尚的高深佛法感慨不已。
居右的端木壬冷不丁的插了一言,讓這談佛的味道又重了一些:“我孔州百姓速來愛好文韜之道。大師自稱弘揚佛法,卻疏忽百姓愛好,強做鼓吹,豈不是能人所難?”
苦行僧道:“佛該當然是相通的,但修佛法需因人而異,如果一個聾啞人向你就教,你便是說破嘴解釋佛法,他聽不見,也一定有效。”
這三位白衣秀士便是春秋苑的三大文豪:南宮鑒、端木壬、公孫颯。南宮鑒居左、端木壬居右、公孫颯居中,彆離以文法,詩詞,畫作名冠孔州大陸。
春秋苑內,三位身著恰好白衣的秀士正與一名來自中州的苦行僧冷冷對峙,這番景象,引得四下人群聚結隔著大門張望,人群中一個手持白幡鬚眉皆白、雙目炯炯有神的白叟笑嘻嘻的看著,在她身邊一個身穿水綠衣裳的清秀少女正踮著腳尖向此處看來。
一向未說話的公孫颯出言問道:“敢問大師,何為大乘,何為小乘?”
靈界十九州,東南西北部各有四州,中部三州。南部四州彆離為洪州,滄州,離州,孔州。滄州居西,離州居東,孔州居南,洪州居北,四大州的交叉地帶,有一片延綿萬裡的池沼地,這片池沼地西接滄州群山,北連洪州大江,東臨離州紅海,向南直穿孔州要地,中轉南邊四州最南端的極地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