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無常_第122章 19、蓑衣先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次日淩晨,天剛矇矇亮,邱處機就起來在山丘四周尋覓能夠鑿洞之處,終究選定了背河的一麵,此處石壁之上看上去碎石較多,倒有一個天然洞窟的意義。邱處機當下就找了一根極其細弱的樹枝來,用那樹枝的鋒利之處一點點去撬動碎石,這些碎石本來就不安穩,此時一用力,就紛繁掉落下來,漸漸顯出一個高可容一人站立,寬可容三四小我並行的洞窟來。

邱處機於靜坐當中恍然一悟:本來那嬰兒倒是本身方纔生長起來的道性!此時那道性如初生嬰兒普通,可不正需求本身的經心庇護嗎?如許一想,自此以後更是斷絕邪念,一心勤謹修行,隻盼著能夠道性漸長,早成正果。

初來的時候,邱處機到了夜晚總不免會有些驚駭,老是不由會想起和師兄弟們在一起時的熱烈景象,說談笑笑,談經論道,自有一番和諧。與那影象中的場景一比,現在本身孤身一人,老是不免會感受孤寂淒清。但是既要修行,這一份孤傲天然就要能夠忍耐得住,本身心尚未修定,天然最需求這麼清幽的地點。以是白日一過,人跡少見之時,固然四野寂聊非常,邱處機就少不得耐下性子來,儘管靜下心來打坐修行。時候一長,他就天然在這清幽當中尋得了一番興趣,漸漸也就不覺其苦,反倒更能得意其樂。

這一天大雨剛過,來往過河的人比平時多了很多,白日邱處機來往於兩岸之間,把想過河的白叟、孩子背過河去。此時他在這河邊背渡已將近一年,有那來往在兩岸之間的婦女曉得他仁慈篤誠,是以也儘管放心腸讓他背去。碰到讓本身背渡的婦女,邱處機更是畢恭畢敬,隻把她們當作本身的姐妹普通,背起來後隻是目不斜視,更是心無邪念。

邱處機此次分開終南山,冇有帶任何物件出來,此時少不得本身脫手購置一些。起首最首要的當然就是要給本身籌辦一個打坐用的蒲團,自從他拜師學道以來,這蒲團原是每天必不成少的修行器具。他看著這兩岸草木富強,此時有的草葉已經乾枯泛黃,那草葉極細極長,扯上一根嚐嚐,倒也非常堅固,因而就拔了一些草,在岸邊找了一個開闊朝陽的處所再曬乾一些。待那些草葉乾透了以後,他就取了一團,坐在那方石之上,細細地編了一個草蒲團出來。那些草葉曬乾以後倒也非常堅固有力,邱處機編好一個蒲團以後,看本身的衣服已經陳舊得不成模樣,就又編了一個蓑衣,以備雨天時穿用。

既然已經盤算了主張,當天邱處機就宿在了磻溪這座山丘處,聽了一夜的啁啾蟲鳴,看了一河的波光粼粼倒映月色,倒也彆有一番清幽高雅。

白日為人背渡,早晨邱處機就打坐修行。此時山穀清幽,到了夜間特彆顯得夜色深沉,無邊的暗中就如同緊緊把人包裹起來普通。

大雨剛過,又恰逢中秋前夕,走親戚、趕集來往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邱處機背一天渡以後不感覺有些腰痠背痛,到晚間人去山靜以後回到山洞當中,睏乏得倒頭躺下,儘管昏昏沉沉地睡了疇昔。

這一晚,邱處機打坐入定,恍恍忽惚之間表情漸趨腐敗,身心好像處於一片透明當中,暖和,平和的氣味緩緩在身邊泛動。俄然,麵前靈光一閃,好似看到師父王重陽像本身一樣在本地微閉雙目,打坐入定,其神情非常慈愛、暖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