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孺子從雷池內抓出一本烏黑卷冊,躬身拜祭,隨後將劍丸還給柳旭,開口說道:“你的來意吾以曉得,這本原始天魔冊與你無用,就以雷部道法互換。”
固然看似小童,柳旭卻不敢怠慢,隻因那歌句隱含悲慼,充滿了對前輩的懷想,充滿了對現世的氣憤,趕緊作揖道:“這位…這位…這位道友,不知您從那邊來,此地又是那邊,望乞指導指導。”
柳旭拿起觀瞧,倒是一門簡樸的神通,名曰五方纏絲手,隻需把內息遵循所書線路運轉,就能於體內行成元氣手掌,可拿人抓物,當下演練一番,瞬息而成。
聽此人聲音沙啞,覺得是上了年事之人,循音而覓,卻見一孺子,坐於血河邊,正有模有樣的拿個竹竿垂釣。
第一步即成,算是奠定了五雷大法的根底,接下來也無需接引外界元氣,遵循雷法入竅法門,心中默唸:內運一炁化,六合相互變。總運五雷處,六合爲相感。
此舉過分兒戲,如果警世孺子曉得,怕是直接尋過來,將其化為飛灰。
孺子結出龐大指模,口吐一尊萬化雷池,隻見其上雕龍刻鳳,先民起居,鑽木取火等等浮雕,栩栩如生。‘收’,兩道丈許長的烏黑雷紋竄出,隔空將孽龍攝取,一陣劈啪聲中,煉化成龐大的陰氣。
心念一動,倒行逆施運起通天真解,隻見石鼎內的一汪雷水噴出,瞬息間又化成陰陽玄真,歸於巧穴以內,冇有一絲停滯。
警世孺子看柳旭模樣,凝神思考半晌,竟然收了竹竿,在旁用心等候。
柳旭依言而行,也學那警世孺子,聚精會神的垂釣。少頃,那邊又有斬獲,倒是一本叫做烏蒙語錄的絹冊。
柳旭也偶然理睬,仍舊運轉五雷大法,不住的吞納陰陽玄真,這一次修煉曠日耐久,直到將一百六十六處竅穴的所用玄真,全數轉化成雷水,方纔到了修為的極限。
柳旭亦不敢怠慢,水雲紗護住周身,將蝕骨的血水斷絕,攝魂幡抖出,酆都斬鬼符急射,切割掉孽龍的一絲怨氣,貪吃而下。
柳旭訕訕一笑,趕緊轉移話題:“弟子籌算修習神宵大法,往真人成全。”
三方發力,苦鬥數個回合,血河蕩起層層波瀾,河底泥沙攪動而起,森森白骨在水麵沉浮,無數道雷霆亂竄,不分敵我,連柳旭都被纏繞的周身發麻。
霹雷隆一聲巨響,似是全部藏經閣都已閒逛,書架內射出一道紅光,將柳旭捲入其內。
攝魂幡內陰魂見有機可乘,當下捲入大半,一口氣將禁製祭煉到六層。
正難堪之際,接二連三,警世孺子收成頗豐,身邊已堆集起尺許高的書冊,小臉顯得更加平和,似是有無量功德加持。
孺子招了招手,似是怕驚走了血河中的魚兒,指責的看了柳旭一眼。
轉念一想,“通天真解具有陰陽屬性,能夠演變出任何功法道術,不過獨一的弊端,就是運練神通之時,能力要打些扣頭,如果能轉化成萬化雷水,那可將闡揚出百分百的能力。”
有了第一次收成,柳旭鎮靜非常,又興趣勃勃的開端垂釣,過了一個多時候,又得了幾門功法,不過多數層次較低,最多隻要煉罡的法門。
柳旭也偶然細心修煉,隻是為了粉飾通天真解,掩人耳目罷了。
柳旭顛末數年磨練,心智早已果斷非常,麵對此種環境,無驚亦無喜,情感無半分顛簸,緩緩運轉五雷大法的口訣,體內元氣扭轉凝集,直到過了一種極限,這才霹雷一聲雷響,在石缸內結出一滴渾圓非常,內裡有雷霆閃動的萬化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