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記_第四十六章 緊鑼密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星王的目光望向柴石頁消逝的方向,朝人群當中的燕豪使了一個眼色,燕豪會心,悄悄拜彆。

“先不管夏祥,夏祥戔戔一個七品知縣,無關大局,連棋子都算不上……快說第三個彆例。”雲王火急地想曉得候平磐另有甚麼奇策。

“第一個彆例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上策。第二個彆例是高山起驚雷,是中策。”候平磐神采凝重,手扶髯毛,“第三個彆例就是天崩地裂,是下策。”

星王並不接候平磐手中之信,微微皺眉:“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知縣,能折騰出多大水花?崔象身為真定知府,還壓抑不了一個知縣?”

“張厚可覺得本王所用?”星王最佩服候平磐的就是他知人善任的識人之明和用心長遠的高超,本年的進士當中,他隻重視到了夏祥、沈包和滕正元幾人,對張厚並未過量存眷。不想候平磐竟然提早運營,安插張厚到熱河縣上任是為了熱河縣的駐地禁軍。

“是。”名叫盛傑的後生是柴石頁最信賴的部下,有一身武功,特彆輕功超人一等,他領命而去,轉眼間就消逝在了煙波迷濛的安寧河橋上。

燕豪雖讀書未幾,卻也聽了出來柴石頁詩中隱有歸隱之意,不由冷冷一笑,暗道此時想要滿身而退,哪有這麼輕易!本日之事,景王和慶王、見王,三王彷彿已經結成聯盟,星王有候平磐和雲王之助,還需求各部尚書的力挺才行。柴老兒休想現在置身事外,事情已經到了眼下即將亮劍之時,冇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幾人議論的都是謀反的大事,卻如議論平常事情普通。

“不封禪也能夠,能夠上書讓皇上前去真定大梵刹拜佛。”候平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真定是龍興之地,有太宗天子禦封的大梵刹。雖皇上崇信玄門,卻也不架空佛教,何況目睹今冬臘月是太宗天子誕辰一百五十週年,前去太宗親筆題寫寺名的大梵刹為太宗還願為萬民祈福,皇上必會欣然前去。到時皇上在滹沱河落水,或是受了風寒,或是受了驚嚇,或是遇刺,各種變故,都不成瞻望。到時再將錯誤推到真定知縣夏祥身上,一舉兩得,豈不大妙?”

“星王殿下,依我之見,有三個彆例可行。”候平磐胸有成竹地一笑,“第一個彆例天然是讓皇上適應天道,放心棄世。皇上既然是天帝之子下凡,回棄世庭,也是天命所歸。至於如何讓皇上棄世,如果朱太醫能夠到手還好,如果朱太醫不堪大用,就得用第二個彆例了――讓燕豪出馬!大夏立國以來,太祖和太宗都前後泰山封禪,皇上即位以來,還冇有去過泰山。封禪之路悠遠且崎嶇,路上有個甚麼閃失,也在道理當中。”

候平磐正要沉思此事時,星王來到他的身邊,小聲說道:“柴老兒酒後發瘋,不必理睬。照顧好景王、慶王和見王,以免他們藉機拉攏百官。”

星王搖了點頭,暴露了一絲苦笑:“數年前我幫了葉時勝一個忙,他記在內心,前次貢院之事,他還了情麵。葉時勝隻忠心於皇上一人,想要拉他過來,冇有能夠。”

“不要忘了,大哥還掌管了兵部。兵部有效兵權,卻無調兵權。樞密院有調兵權,卻無用兵權。崔常在總領二十萬禁軍,卻還是要被葉時勝和明王奇製衡。”星王長歎一聲,搖了點頭,“皇上心深如海,看似沉痾在床,實則到處設防,大家互為管束,想要成事,難如登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